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其视下也(向下) D.野马也,尘埃也(野外放养的马) 2.下列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鲲//其此之谓乎! B.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其境过清 C.是鸟也//问今是何世 D.鹏之徙于南冥也//天之苍苍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鲲的神奇变化、鹏翱翔太空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广袤、开阔的境界,阐述了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B.“野马也,尘埃也……亦若是则已矣。”运用了对比手法,阐释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 C.本文开篇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的景象,展示了作者超凡的想象力。 D.作者对鹏飞冲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形容,目的是给这个寓言故事渲染一种神秘色彩。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运用。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君子想象和淑女相处、结婚时热闹场面的描写,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C.“参差”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D.全诗感情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
|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要小于135帕斯卡(Pa)。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那么,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答案是:不能。因为,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答案同样是: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原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防病毒口罩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一般的家庭无法实现。 B.防病毒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等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大大降低,防护效果不佳。 C.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 D.防病毒口罩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的,材质特殊,往往用过一次就损坏了。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说明,属于平实说明。 B.作者从高温、酒精、紫外线消毒的低效、无效三个方面,说明了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使文章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C.“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一句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结构是总―分―总,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3.下列说法和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聚丙烯熔喷材料的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B.为了保证阻隔效果和舒适通气性,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C.顾名思义,“一次性口罩”就是指用过一次后就得扔掉,不能再用了。 D.医用口罩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
|
|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作者用条条框框的理论说法,教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做德艺双馨、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12岁的保尔·柯察金被赶出学校,是因为那天他们六个不及格的学生到神甫家里补考,保尔把一把烟灰撒在神甫家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 C.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在信中多次谈及要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保尔、朱赫来、丽达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五月节,传统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 B.《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庄子,战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D.《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都指的是老人。
|
|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陈老师,明天下午4点,我们班在学校读书中心开读书主题班会,你不得迟到哟!” B.妈妈提醒你别玩太久的游戏,你说: “你怎么那么啰嗦啊!一边去,别来烦我。” C.医院大门口拉着横幅,上面写着:“祝贺你康复出院,欢迎下次再来!” D.这是我刚完成的一篇作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构思立意都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请您不吝赐教。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而过度节食造成的。 B.扶贫不但要精准,更要有精神,扶贫在路上,精神也应该在路上。 C.我国南方有荔枝、龙眼、菠萝、火龙果、砂糖橘、木瓜、灯笼椒等水果。 D.通过这几年连续发生的地质灾害,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类透支地球资源所带来的后果。
|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B.刚一进入峡谷,飞驰而下的瀑布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 C.这伙人伪装成公安系统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恶劣已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D.一个人心情低落时,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语文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只定期迁徒的大雁,它一旦起程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B.寒冬来临,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消声匿迹了。 C.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D.名人强辞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
|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zhě zhòu)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已相互分离。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jī)绊,容不得闭塞(sè)。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还在襁褓(qiáng bǎo)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 D.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yū)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gǔgǔ)如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