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10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 .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
|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时,100 mL 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再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容量瓶不能用作长期存放试剂的容器,但是当溶液配制完后,可以用来存放配制的试剂 B.用500 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 mL溶液 C.容量瓶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但是可以用来稀释浓的溶液 D.容量瓶不可以用来加热,但是锥形瓶可以用来加热
|
|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从1 L 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C.配制50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需62.5 g胆矾 D.中和10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需NaOH 4 g
|
|
下列有关0.2 mol·L-1BaCl2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500 mL溶液中Cl-浓度为0.2 mol·L-1 B.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 C.500 mL溶液中Cl-总数为0.2NA D.500 mL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0.3NA
|
|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
|
|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注意事项:①所加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去;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Ⅰ的化学式为 ,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试剂Ⅱ的化学式为 ,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 。 (3)试剂Ⅲ的名称是 ,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 9 g,溶解后定容在100 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 mL溶液,用硝酸银溶液反应共消耗硝酸银0.002 562 mol,则该产品的纯度为 。
|
|
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发生意外事故,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已知某次化学实验后,回收的废液中可能含有K+、Cu2+、Ag+等离子。 (1)为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Ag+,可以采用的试剂是 。如果溶液中确实存在Ag+,加入试剂后,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证明,废液中确实存在上述三种离子。为回收Cu、Ag两种金属,实验时可以分别加入过量的 和 (填物质名称),充分反应后,经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可得到Cu和Ag。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废水,进一步处理后即可以排放。
|
|
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的是 ( ) A.汽油、酒精、硝基苯(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液体) B.食盐、烧碱、硝酸铵 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