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烃 B.分离苯与蒸馏水应采用蒸馏的方法 C.苯的化学性质稳定,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 B.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氯气可用于制备药物 C.液溴易挥发,故保存时需用棕色试剂瓶,并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液封 D.碘被称为“海洋元素”,从海产品中提取碘是工业获取碘的重要途径
|
|
可用于同位素示踪原子探究某些反应的反应机理,关于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表示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表示氧元素的一种核素 C.质量数是18,原子序数是8,核内有10个质子 D.质量数是18,原子序数是8,核内有10个中子
|
|
碱金属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其单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A.密度逐渐增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 C.单质与氧气反应都能得到两种及两种以上产物 D.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K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
|
|
“假说”在化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仍然合理的是( ) A.道尔顿提出的“每一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其特征,原子是不可分的” B.阿伦尼乌斯提出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离解成带电的粒子” C.贝采里乌斯提出的“不同原子带不同的电性,因而产生吸引力,由此形成化合物” D.盖·吕萨克提出的“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
|
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糖类 B.油脂 C.涤纶 D.蛋白质
|
|
工业上利用反应:N2(g) + 3H2(g)⇌2NH3(g) 合成氨气。 已知在1×105 Pa和25 ℃时,拆开1mol N≡N键和1mol H—H键所需能量分别为946 kJ和436 kJ,生成1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391 kJ。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数据判断,在1×105 Pa和25 ℃时,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每消耗1 molN2,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Q1为________kJ;1 molN2和3 molH2在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 kJ,则 Q2________Q1(填“>”“<”或“=”)。 (2)合成氨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υ(正)、υ(逆)均增大,化学平衡移动 b.升高温度,υ(正)增大,υ(逆)减小,化学平衡移动 c.充入一定量的氮气,υ(正)、υ(逆)均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 d.充入一定量的氩气,υ(正)、υ(逆)均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 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υ正(N2)=υ逆(NH3) b.n(N2)∶n(H2)∶n(NH3)=1∶3∶2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3)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不同温度(T)、不同时间段内,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数据如下:
表中x、y的大小关系为x________y。(填“>”“<”“=”“≥”或“≤”)。
|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A、B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液体,C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D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A、B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B、C的简单离子中,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3)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下列叙述能说明E的非金属性强于D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D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E的 b.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于E的 c.D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E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d.E的单质通入D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中,有D单质生成
|
|
某同学利用铁与盐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所用铁的质量相等且铁块的形状相同,盐酸均过量),实验设计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为标准,则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 (2)实验1和2是探究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是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根据实验测得的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绘制得到图甲,则曲线c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发现对于每一组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υ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若上述实验所用盐酸体积均为250 mL,实验3反应进行2 min时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则该条件下,该时间段内,以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HCl)=________。
|
|||||||||||||||||||||
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Cl2与NH3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NH3和Cl2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Cl2与NH3反应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B装置中盛有的药品是________。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C装置内发生置换反应,并有浓厚的白烟产生,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C装置的G处需连接一个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