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 A. 精耕细作 B. 奖励耕织 C. 土地私有 D. 重农抑商
|
|
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 宰相权力的扩大 B. 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
|
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C. 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D. 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
|
孟德斯鸠(1689-1755),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使孟德斯鸠熟悉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后来从政的经验使他洞悉了法国专制制度的黑暗和无能。孟德斯鸠在1729年旅居英国,结交了许多政界人士和著名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他不仅仔细研究了洛克的国家权力理论,而且实地考察了英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权力划分与制约,于1748年发表了积20年心血酝酿而成的巨著《论法的精神》。 ——王方《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根据材料,概括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形成的原因以及实践效果。
|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材料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
|
|
材料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代、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西汉儒学、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西汉中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简述明末清初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
|
|
孙中山宣布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时“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孙中山的论述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同盟会宣誓誓词中 B. 《临时约法》中 C.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 D. 《民报》发刊词中
|
|
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小说发挥的社会作用是 A. 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 B. 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 C. 宣传道德伦理有教化功能 D. 冲破传统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
|
中国古代数学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到明末走向“黑暗时代”,与大跨步发展的世界数学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数学落后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西学东渐,冲击了中国固有的思维体系 B. 讲究实用性,缺乏抽象理论和严密逻辑 C. 重农抑商,自然科学的发展失去动力 D. 科学考试,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利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