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因此有人认为“1832年的议会改革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催化剂”,下面最能支持这个理论的依据是1832年议会改革 A. 缓和了资产阶级间矛盾 B. 提高了女王的政治权威 C.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D. 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
|
|
翻开罗马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话:“遵守你自己制定的法”,“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这些话体现了罗马法 A. 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B. 具有平等的原则 C. 法律至上原则 D. 具有正义和理性
|
|
在古代雅典,雅典人总是具有居高临下俯视国家官员的“主人”的意识,而官员是理所当然的仆人。能为这一意识提供保障的制度是 A. 十将军委员会 B. 地区部落选举制 C. 五百人议事会 D. 公民陪审法庭
|
|
194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南迁广州,要求各国大使馆随迁,除苏联随迁外,美国及其他国家均留南京,等待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对上述现象采取的外交方针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一边倒政策
|
|
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体,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制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此项规定体现了 A. 社会主义原则 B. 人民民主原则 C. 体现政治协商原则 D. 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原则
|
|
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1941年边区政府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转变说明 A. 违背了土地革命路线初衷 B. 土地革命始终是党的工作重心 C. 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D. 敌后根据地斗争形势严峻
|
|
1941年2月,以美国罗斯福总统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表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之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由此可推知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B. 美国放弃反共政策 C. 中国战场日益重要 D. 蒋介石放弃抗日
|
|
1930年阎、冯、桂三派军阀联合反蒋,中原大战爆发,中共中央提出乘机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 没能认清中国革命性质 B. 没有抓住中国的主要矛盾 C. 未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D. 因时制宜,政策灵活
|
|
1927年夏,全国工会会员达280万人,农民协会会员900余万人,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各地党组织领导建立了一大批工人武装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这说明了 A. 中共党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B. 大革命期间农村革命活动更深入 C. 新三民主义得到了彻底地实施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可行性
|
|
吴佩孚联合一帮将领致电大总统徐世昌:“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捕者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进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这反映出 A. 北洋军阀内部出现了分裂 B. 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五四运动具有群众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