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十指》中提出:“天下之大,事变之博……大略之要,有十指。……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这是因为它

A. 契合统治阶级的意志

B. 在根本上代表民众利益

C. 吸收了法家等学派思想

D.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题文)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

皇帝

举措

汉高祖

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

汉文帝

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

汉武帝

下诏“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A. 始终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B. 通过教化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C. 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

D. 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读下边漫画,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关于太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B. 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C. 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D. 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该观点的提出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 它主张“仁政”

B. 它主张“天人感应”

C. 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术

D.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 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 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该思想强调

A. 官员和将领的选用应遵从宗法血缘关系

B. 选用人才应随时代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

C. 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D. 文臣武将的选拔应该注重基层工作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贞观政要》卷一

材料二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结合所学,指出唐初中书、门下两省的职能。根据材料一,分析两省对当时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在制订《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

A. 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B. 辛亥革命已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发展实业的重要性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339/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334 19335 19336 19337 19338 19339 19340 19341 19342 19343 1934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