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6月,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特别提到,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重视城市但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所必须的力量。这反映了毛泽东 A. 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 B. 认为农民才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 致力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 D. 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
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决定 A. 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 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 C. 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D. 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
|
|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国民政府发布这一布告是在 A.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 七七事变爆发后 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
|
|
1924年6月,邓泽如、张继等人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了《弹劾共产党案》,声称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确于本党之生存发展有重大妨害”,“不宜党中有党”。8月,张继等又抛出《护党宣言》,公开反对“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纲领。这表明 A. 国民党右派排挤和攻击共产党的倾向渐露端倪 B. 北伐战争受挫导致国共两党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C. 争夺国民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导致国共关系破裂 D. 奋斗目标本质不同使国共缺乏合作的政治基础
|
|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A.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B.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D.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 A. 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 B. 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 C. 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 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
|
|
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A. 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 B. 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C. 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对清朝在全国统治的继续和其间的变嬗都有很大影响,但它没有摆脱千百年来农民起义历史循环的结局,并不体现新的生产关系的生长。以下结论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是 A. 《资政新篇》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 《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理想化 C. 太平天国运动使晚清中央集权被削弱 D. 太平天国运动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运动
|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 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D.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
|
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 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理念 B. 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C. 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D. 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