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康德在《什么是启蒙运动》中写道:“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这表明康德认为 A.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B.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自由 C. 启蒙运动就是要实现自由和理性 D. 言论自由是实现启蒙的重要条件
|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A. 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B. 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因信称义” C. 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 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 B.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 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 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
|
|
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用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推翻它。他的这一主张是 A. 开明专制论 B. 三权分立论 C. 君权神授论 D. 主权在民论
|
|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南此可见( ) A. 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 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 C. 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 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
|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卢梭为了实现这一主张,提出的两大理论是 ①开明君主论 ②人民主权论 ③三权分立说 ④社会契约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刑统》,它是宋初宋太祖鉴于五代法纪紊乱而命窦仪等人仿《唐律》而制定的。但在司法实践中,《宋刑统》越来越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也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故在宋太祖时,就不断颁布敕令以满足新的需要。以后历朝历代均有大量的敕、令、格、式颁布。它和以往法律一样重视刑法和实体法,诉讼、民法的只占极少部分。随着租佃制的推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田宅易主等民事关系的增多,有关调整这类关系的立法也相继出台,其中主要涉及到断案准则、诉讼程序和诉讼时效诸方面的规定 ——摘编自《试论宋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11—16世纪罗马法复兴的过程既是古典罗马法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法律现代化的过程,更是现代法律制度与理念形成的过程。通过罗马法,大陆法系国家实现了法律制度的重溯和建构,实现了法律理念、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的转换和再生,实现了法律文化和法律实践的涵化和变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1—16世纪“罗马法复兴”的条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共同的历史价值。
|
|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最可能是哪个时代的特征 A. 希腊罗马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
|
(题文)在英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其含义是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张扬人的个性,反对神学对人性的贬低 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精神追求 ④追求自由,崇尚理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
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希腊思想之复活”潮流指的是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