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制度致使

A.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B. 佃农社会地位提升

C. 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

D.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清朝编纂的《四库全书》中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词语,出现有905次之多。这说明统治者意在

A. 实现社会均平理想

B. 限制土地兼并

C. 防范隐匿人口现象

D. 维护小农经济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 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 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唐朝

A. 严格管理商品交换的场所

B. 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C. 经济发展时营业时间延长

D. 局部商业活动的地点已有所突破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代顺治年间宣布废除了匠籍,匠人才获得自由身份。这一做法

A. 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 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 提高了手工业专业化水平

 

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 精耕细作的重要

B. 粮食产量的稳定

C. 生产技术的成熟

D. 生产效率的低下

 

《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大改革推动发展

B. 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

C.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 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些最能说明

A.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使用

B.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 考古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克伦威尔大事年表

 

(1)在材料所列事件中哪一个是克伦威尔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转折点?说明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定都波恩。10月,阿登纳政府不惜付出承认萨尔区国际化地位的代价,加入旨在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倡导用煤钢联营的方式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阿登纳政府立即接受这一史称“舒曼计划”的方案,并于次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标志着德法关系开始解冻,也是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1952年5月,随着冷战的持续进行,联邦德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美、英、法三国与联邦德国签订条约,结束占领制度,联邦德国在内外政策上重获主权。

1954年,欧美九个国家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次年,该条约正式生效,从此联邦德国恢复了完全主权。

——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邦德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得以恢复完全主权的原因。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670/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665 24666 24667 24668 24669 24670 24671 24672 24673 24674 2467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