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由平等

D. 三权分立学说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1984年10月,国务院实行第二步利税改革,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财政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

A. 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B. 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C.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该表反映了

 

A. 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

B. 教育受制于两极格局

C. 苏联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

D. 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据统计,1949~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5倍多。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土地改革过程的曲折性

B. 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 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 说明农村城镇化的效果显著

 

比利时外交部长斯帕克在1956年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欧洲这一世界制造业的巨头,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它在分裂中失去了进步的能力。”斯帕克认为欧洲失去“进步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国家间矛盾尖锐竞争激烈

B. 战后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东西欧对峙

C. 战争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经济

D. 战后美国独占世界市场,并控制欧洲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1962年的《关于几年来宣传口号的初步检查报告》重点检查了1958、1959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包括“违犯客观规律,助长了主观主义发展的错误口号”“高指标、高任务,助长了‘浮夸风’的错误口号”等。这反映出国家

A. 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 彻底否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误

D. 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冒进倾向

 

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

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    B.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

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    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5684/68464) 首页 上一页 35679 35680 35681 35682 35683 35684 35685 35686 35687 35688 3568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