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
|
汉高祖刘邦,其母梦与神遇,其父往视,“见交(蛟)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四岁时,有善相者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意在推动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B.为皇权的来源罩上了神圣的外衣 C.中国皇帝都被看作龙的传人 D.天人感应说是对皇权的最好注脚
|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强化中央机构 D. 修筑长城
|
|
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 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④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
|
春秋时,晋楚等国已开始了县的设置,但县大夫和县公仍大都由卿大夫及其子弟担任。战国逐渐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县令多由国君自行任免。这说明 A.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普遍实行郡县制 B. 县的设置早于郡,所以县的地位高于郡 C. 郡县制的发展经历了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D. 秦朝最先推行郡县制
|
|
秦朝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对该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A. 继承了传统的贵族政治 B. 削弱了皇权 C. 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取消 D. 使各部门互相配合,彼此牵制,皇帝大权独揽
|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地方实行何种制度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这种议事制度被称为朝议制度。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朝议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 B. 朝议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 C. 朝议是一种民主决策形式 D. 朝议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
|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诸卿
|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 夏朝 B. 西周 C. 秦朝 D. 唐朝
|
|
在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而“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王嬴政将“皇”和“帝”二字结合起来,独创了“皇帝”称号,这表明他 A.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B. 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C. 要为后代开创万世基业 D. 企图用神力来强化权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