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推行均输法,规定所有贡品均按照当地市价,由政府统一采购,然后由官办的运输机构运往其他不出产此类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这一举措

A. 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B. 维护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C. 实现了国家对物价的管制

D. 保证了对匈奴战争的胜利

 

《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理由应是

A. 宋代文艺更多在士大夫阶层繁荣,而非在资产阶级中复兴

B. 宋代自然经济仍占主体,而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 两者的内容和所处背景很大不同,不是并行等值的发展

D. 宋代不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衔接期,并不标志着重大的思想变革

 

北宋末年的《鸡肋编》记载,“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这反映宋代

A. 跨区域贸易得到长足发展

B. 农业生产区域化日益突出

C. 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 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

 

西汉御史指出盐铁官营的目的,“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盐铁官营

A. 具有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 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D. 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关税达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到道光九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青睐。这种状况表明(    )

A. 纺织技术先进拥有海外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所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这表明

A. 官营手工业地位被民营所取代

B. 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 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

D. 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

 

制瓷工艺中的匣钵可以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唐代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这说明唐代(    )

A. 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B. 南青北白制瓷体系形成

C. 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先进    D. 官窑在市场竞争中领先

 

明中叶以后,刺绣品相当流行,北绣系统以实用性为主,南绣系统以画绣为主。画绣继承了宋代刺绣的传统手法并加以创新发展,四色淡雅协调,晕色自然,以绘补绣,绘绣结合,具有绘画的水墨韵味。这种南北差异表明

A. 文人艺术影响领域广

B. 北方重本南方重末

C. 南北经济结构差异大

D. 文化重心南移完成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分为军、民、匠三大类、这一措施便于

A. 抑制土地兼并

B. 发展商品经济

C. 调和阶级矛盾

D. 强化社会控制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

A. 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B. 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C.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 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5923/68464) 首页 上一页 35918 35919 35920 35921 35922 35923 35924 35925 35926 35927 3592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