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就是他拿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 拜上帝教脱离群众思想实际 B. 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 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D. 信仰缺失无法支撑其政权
|
|
近代在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某条约中有此规定:“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该条约最有可能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 A. 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 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C. 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 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
|
|
1847年,洪秀全撰写《太平天日》一书,书中编造了一个上帝指责孔丘教人之书错谬,并对这位圣人施以鞭笞的故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借上帝以泄科举失意之私愤 B. 否定儒学权威,清除传统思想的障碍 C. 理性批判传统儒学的弊端 D. 纯属洪秀全主观臆造
|
|
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的开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主要表现在 A. 中国的政治制度开始趋向民主化 B. 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取代 D. 中国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的一员
|
|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帝这一看法的正确分析是 A. 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 认识到列强对华侵略的本质 C. 将维护国家尊严放在第--位 D. 认识到列强派员驻京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最大
|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
《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国会可以随时弹劾总统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 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和立法行为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曾说:“如果不是伴随着在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作是从英国的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独立战争使北美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B. 独立战争为民主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 C. 民族独立解放应与民主政治建设同步 D.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更具有深远意义
|
|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的国民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中的300名议员中有75人终身任职,其余由各省及殖民地的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中的议员则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表明 A. 法国政治上体现共和原则 B. 法国近代历史发展很曲折 C. 法国民主政治已得到完善 D. 法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