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寿生活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国外帝国主义入侵的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他自幼便喜欢科学,反对迷信思想。他成长在一个热爱自然科学的家庭,从小喜欢钻研科技书籍,立志从事科研及科技创新工作,鸦片战争以后,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1870年8月,徐寿任山东机器局总办,成功地生产出优质火药。通过该厂的建设和设备安装运行,培养了一批掌握近代火药机器和生产工艺的技术人才。徐寿创建了中国近代化学教育新的制度及方法,采用了新的教学设备,注重化学实验仅器的购置及课堂实验等。他采用幻灯片、展品等较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考试及评分制度,徐寿父子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硫酸厂,促进了化学工业、火药及采矿等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火药工业的近代化。同时。徐寿成功试制镪水棉花药,貢爆药等,写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大炸药专著《徐氏大药学》,填补了当时中国化学领域中的空白。 ——摘编自冯霞《我国近代化学先整徐寿的贡献述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寿进行化学研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寿在我国化学领域做出的贡献。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6年初,根据协约国确定的战略方针,英法联军计划在索姆河及其支流昂克尔河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彻底击溃法国北部德军。德军在该地区构筑有三道阵地,主阵地为阶梯式堑壕和坑道工事,前沿阵地敷设多道铁丝网。守军是F.von 贝洛将军指挥的德第2集团军13个师(后增至67个师),防御纵深7--8公里。英法联军投入39个师(后增至86个师,其中英军54个师,由F.福照将军指挥)、3500门火炮和300多架飞机。此役,联军以损失79万人(英军约45万人、法军约34万人)的巨大代价,夺占德军240平方公里的阵地,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德军损失53.8万人,被迫收缩防线,在西线暂时转入战略防御。此役表明,进攻一方即使兵力、兵器占优势,但若逐次投入兵力,仍难以达到突破对方纵深防御的战役目的。 ——摘编自《索姆河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索姆河战役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索姆河战役的结局,并分析其对二战德军战术思想的影响。
|
|
材料:195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做出明确划分,国家解决城镇户口的粮食供应,每月发给相应的柴米油盐,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口结构由此开始。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颁布自理口粮户口,这种户口与城市户口同属于非农业户口。1992年8月,公安部发出《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的通知》,决定在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制度。农民进城自理口粮,到2000年止,我国城镇人口达到4559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6.09%,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将近10%。 ——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中国古代公文文种演变概况表。
——整理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等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某种意义上,西方启蒙运动是对传统中的希腊路向的复归,它所反对的是神性的宰制性垄断。欧洲启蒙运动张扬科学精神,把启蒙推进到人的主体性层面,使人摆脱一切愚昧与迷信而获得自由,用人的智慧重新认识与创造历史。在西方的启蒙进程中,启蒙与传统表现为一种回归关系,它的反传统并没有打破整个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架。 ——摘编自骆徽等《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但由于国家与民族的存亡危机,并未向西方启蒙运动一样进入到深层的理性与自由去揭示启蒙意义,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五四启蒙运动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宗法制度,开启了人的思维悟性,以现代理性战胜迷信。中国的启蒙运动面对的是一个帝制结构的农民社会,半殖民地农业中国之现代化的课题。因此,中国启蒙的基本困难在于匮缺自由主义现代性赖以生长的西方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与西方内源性启蒙相比,中国启蒙运动肇端于中西文明的冲突,是由西方现代性激活的外源性启蒙运动,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之间具有深刻的价值断裂性。 ——摘編自穆克军《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同于西方启蒙运动的原因。
|
|
据世贸组织2001年度报告,1900--2000年,世界货物出口量年均增长6.8%,同期世界GNP(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2.3%。这表明 A. 发达国家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利益 B.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C. 经济全球化无益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D. 中国融入世界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
|
1947年,美国总统社鲁门宣布:“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他的目的是 A. 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 B. 展示美国急剧膨胀的实力 C. 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 D. 反对苏联组织军事同盟
|
|
下图为德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代表作《构成第四号》,画面描绘的是骑兵们的一场冲突,这场冲突通过抽象形式呈现,最后变成一种象形文字,或是变成一堆伸展开来的线条,而这些线条就像长矛样朝着战斗方向冲出去。与这一作品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最为接进的美术作品是 A. 《拾穗者》 B. 《自由引导人民》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
|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 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C.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
|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A. 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C.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 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