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12世纪初,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1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A. 推动了贵族政治发展 B. 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C. 反映了英国具有民主传统 D. 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
|
|
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C.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D.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
|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B. 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 C. 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 D. 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
|
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 A. 标志着行政体系的成熟 B. 增强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 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D. 降低了监察部门行政效率
|
|
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促进了文化整合
|
|
下表是新中国历年高考作文题(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自章家仪、胡笙《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时期(1966—1976年;1978—2000年)新中国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制度?该项举措有何历史意义?
|
||||||||
城市广场,在空间上指的是城市中由建筑、构筑物围合而限定的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摘编自蔡永洁《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 材料二 中国传统广场的主要形态是扩大了的、四周合围的院落,传统广场,尤其是礼制性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场与宫殿、坛庙构成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摘编自曹文明《中国传统广场与社会文化生活》 材料三 在城市中修建广场,是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广场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区域。
图1 古罗马城某广场 图2 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某教堂前的广场 (1)阅读材料一二,概括古希腊集市广场和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在布局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和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据图1指出其广场的布局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的两侧柱廊有何宗教寓意?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之间非但没有更加接近,非但没有增进友好的程度,非但没有在稳定的和平迈进,反而还采取了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材料二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键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十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是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 ──罗斯福总统1937年2月演说,黄德禄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 附:
──根据(美)麦克洛斯基《美国最高法院》改编 (1)材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各国之间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哪些经济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阐释罗斯福所说“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秦朝政府组织机构 图二 明朝政府组织结构图 材料二 “西洋各国议院员绅由民推选,大抵皆取器识明练、才辩锋生者,而尤以家道殷实为第一要义,群谓之‘体面人”……盖视此为扬名成业之具,而非为养身肥家计也。议员中资深望重者,可举为宰相及各部尚书,或为伯理玺天德(总统),或有稍玷其声誉者,则终身无再选之理。故近来欧洲之官,以贪墨著者尚少。”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朝和明朝官制的主要不同点。 (2)据材料二提炼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并用辩证法对该制度进行评价。
|
|
教堂建筑广泛散布于欧洲各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一改中世纪时期的尖顶设计为大圆顶设计。某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教堂的大圆顶是真正的球面型,由两块半圆形的壳型结构,再用辐条状的肋加固。这个圆顶的设计者是 A. 乔治.瓦萨里 B. 米开朗基罗 C. 布鲁内列斯奇 D. 贝尔尼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