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
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一战中的事件 ①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②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 ③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推翻帝制 ④ 西线交战双方第一次大规模战役爆发 A. ①④③②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①②
|
|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 历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占有史料 B. 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必须像艺术家一样 C. 历史研究和认识应基于史料进行想象和推理 D. 历史研究者应在适当的历史情境中进行评价
|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新疆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最终收复新疆。下列相关史实,正确的是 A. 左宗棠制定了“先南后北,急进缓战”的策略 B. 1876年,清军攻克喀什噶尔 C. 1881年,中俄签订条约后,中国收回伊犁 D. 1885年,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
|
|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
图所示的这场战争 A. 使德国陷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B. 切断了英法与其殖民地的联系 C. 使北非战场的形式发生了转折 D. 说明英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
|
下面是两幅摄制于二战期间的经典照片,分别记录了激战后美国与苏联士兵将国旗插上制高点的历史瞬间。两国士兵这种行动展露的主要情怀是 A. 爱国主义 B. 英雄主义 C. 社会主义 D. 民族主义
|
|
阿拉曼战役前夕,隆美尔飞回柏林求援。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希特勒未提供增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怀疑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 B. 苏德战场激战正酣难以增援 C. 防备英美盟军乘机在西欧登陆 D. 轰炸英国本土受挫元气大伤
|
|
“兹宣布,我国已存在可能导致广泛失业和产业解体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使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深受其累,影响了公共福利,并损害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美国国会通过了 A. 《紧急银行法》 B.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财产税法》 D. 《全国劳工关系法》
|
|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 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 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