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材料三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 社会转型必然促使思想文化变迁,反过来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 ——摘自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突破”的核心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分析这一时期与前两个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
|
|
知识分子是时代和社会的脊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末到战国时期,下层平民中大量受过教育的“士”或进入诸侯大夫的机构,或独立于社会,形成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阶层,从孔子起到秦代干政的韩非、李斯是一类,自庄子起到秦末的鸡冠子(注:道家代表,终身不仕)又是一类,如果说春秋早期和中期,这批文化知识的拥有者大多还只能做卿大夫的家臣,像孔子的弟子,那么,战国时期则相当多的“士”就十分风光……常常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于是“思想”便出现了独立的发展空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独立人格在传统知识分子身上极为匮乏,相反地倒表现出另一种人格形象:依附人格。即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在宗法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中,儒家学说、科举制度和宗法纲常这三张大网将知识分子的身心紧紧笼罩起,使之成为黏附于官僚政治的人格化的工具。 (许纪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材料三士集道统与政统于一身……他们必须既议政又参政。民初知识分子大体上认同于士这一社会角色,也力图继承士的社会责任;但他们相对要超然一些,多数是像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即停止在议政阶段,作“社会的良心”,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更有人试图将学术与政治分开,干脆钻进象牙塔,像胡适所说的“回到故纸堆中去”,不问世事。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士”如何处理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关系。说明当时“士”的“思想”出现“独立的发展空间”有何有利条件。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古代知识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因素。 (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二,概括民初知识分子对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认识上的变化。结合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4)“知识分子应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任举一历史人物,论证这一观点。
|
|
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人1 元钱,将会产生7 元至12 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垄断空间技术的垄断
|
|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 学风淡化 B. 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 价值观扭曲 D. 科学发展滞后
|
|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
|
1956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说各种意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B. 任何议论都可以自由发表在报刊上 C. 思想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 D. 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
|
|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 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 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C. 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 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
|
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蒸为习尚……以昌学术,以明廉耻,以正人心,以厚风俗。”李大钊的主要目的是 A. 否定传统思想,宣传民主思想 B. 提倡儒家学说,重建公序良俗 C. 提倡新的道德,批判复古主义 D. 继承传统美德,扭转人心风俗
|
|
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 学识优先 B. 重视道德 C. 思想自由 D. 民主科学
|
|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并没有阻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仅仅进行政治革命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直接目的在于 A.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 倡导民主与科学 C. 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D. 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