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最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民贵君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大之、唐甄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作“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商业产生并不断发展。回答关于古代中国商业的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2)历代封建王朝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目的有哪些?

(3)简要叙述这一经济政策在明清时期产生的消极的经济后果。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官僚制度分别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特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演变的趋势。

 

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主经济基础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523/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518 45519 45520 45521 45522 45523 45524 45525 45526 45527 4552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