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明会要》记载:“其时入内阁者,皆编修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据此可知

A.朱元璋废除丞相并设立内阁制度

B.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C.内阁不能统率六部及其相关事务

D.内阁是中央一级的正式行政机构

 

中国古代“在最高专制权力中心的边上,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权力机构”。以下与此观点相符的机构是

A.汉朝的丞相

B.宋朝的中书门下

C.元朝的中书省

D.清朝的军机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从秦朝到清朝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①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②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

③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初“军国政事”④清初,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秦事

A.①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有史学家评论说:“隋唐时期……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政府拥有了一定的政务决策权

C.皇帝和政府共同决策政务

D.政府对皇帝专权有一定牵制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唐朝贞观元年,将全国按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进一步分成十五道,置采访使,起监察作用。唐朝灭亡时,全国已有四十多个道。这种变化反映出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中央集权的衰落

C.地方行政区划的完善

D.疆域领土的扩张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A.制定各种律例

B.实行郡县制度

C.强化中央机构

D.建立各地宗庙

 

《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消除诸子矛盾

D.实现长治久安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539/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534 45535 45536 45537 45538 45539 45540 45541 45542 45543 4554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