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材料二 孔子被古代帝王奉为圣人,对孔子的追封自鲁哀公始(公元前479年),直至清朝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秦朝时期儒学受到压制,而西汉以后却又加封孔子。 材料三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正其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害,定未必有利”。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而孔子则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孔子与朱熹的义利观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材料四十五六世纪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出现所谓“坐标转位”或“基调转换”的重大变化……若干学者也指出,这股思潮转向绝非单纯的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和时代脉动的重大变迁——如商业化与都市化的急剧发展——互通声息、与时推移的产物,并影响到当代的宗教、文学以及新兴都会中的庶民文化、商人文化与女性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转向实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其历史意义也不可不谓深远重大。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的“转向”?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转向的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的发展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海上(松江地区)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蚕桑广类•木棉》 (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
|
|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五 孙中山曾经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选拔真才的制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而孙中山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
|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C.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 D.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
|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
|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
|
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四书”,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
|
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 A.全面否定程朱理学 B.带有唯物主义色彩 C.主张正确看待孔子 D.努力追求个性解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