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危机会对国家和民族带来冲击,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是对人类政治智慧的考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1)结合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有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1938年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秋序的新应用。”“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政治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试举一例说明这些调整对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冷战时期,美苏尽管急剧和激烈对抗,但在多次对抗如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均未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直接的、正面的热战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将争夺焦点转向第三世界,不再触及对方的势力范围,采取的方式也未曾再达到如上述三次危机中那祥的激烈和正面直接交峰。从而,使世界在40多年中艰难地维持了持久和平。

——孙丰怡《冷战时期关苏关系的启示——大国交往中的审慎原则》

3)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多次发生严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危机有什么影响?

 

下表为20012008年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统计(单位:件),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年份

项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发起反倾销调查

发起反倾销调查总数(I

366

312

232

214

200

202

164

208

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总数(II

53

51

52

49

56

70

56

71

II/I

0.14

0.16

0.22

0.23

0.28

0.35

0.34

0.34

A.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加强  

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兴起

C. 反全球化浪潮再次兴起

D.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据此可知,列宁认为

A.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

B.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D. “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

 

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的观点.但是真正使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书

A.结论源于大量第一手资料         B. 顺应自由主义经济思潮

C. 成为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的公   D.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突破

 

2003年,根据《2003 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家启动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举措。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推动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B. 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D.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延安电影团的代表作品有《延安与八路军》(1939)、《白求恩大夫》(1939)、《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1942)。延安记录电学派所形成的纪实风格,对中国电产生的重影响,在1949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发挥。由此可见延安记录电影学派

A. 是抗战时期电影的主力     

B. 记录了全民族抗战的图景

C.深刻影响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D. 是抗日报据地自主研发的产物

 

据抗战初期路透社电讯载,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这次战役

A.为政府西迁赢得了时间

B.是抗战以来中方最大一次胜利

C.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D.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

 

十九世纪后期,清政府驻外使臣发回的上奏主要是政治与外交内容,从1903年开始,驻外领事与商务委员会陆续从海外寄回了大量的商务报告。这种变化表明

A.列强经济侵略加深          B. 传统经济政策变化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实业救国已成共识

 

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生成受元代“西游戏”的影响,而当小说问世后,在它的影响下民间又产生了大众‘西游戏”。明清时期,“西游戏”在民间的流行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者重视社会教化              B.传统价位观念的变化

C.文学世俗化倾向明显              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明中叶以后,地方官府所制定的集市日渐次频繁,间隔缩短。江南有许多乡村市集,也都超越了定期市的阶段,如苏州昆山县的半山桥市,“民居辐辏,朝夕为市”。这反映了当时江南

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B. 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工商市镇日渐兴起  

D.生活现念发生转变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9717/68464) 首页 上一页 49712 49713 49714 49715 49716 49717 49718 49719 49720 49721 4972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