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38年,苏联军官巴季茨基曾来华担任第二战区阎锡山将军的军事顾问;1949年5月,已是中将的巴季茨基来华协助建立防空部队,为保卫上海免遭空袭作出贡献。巴季茨基两次来华,都是为了

A.协助国民政府的军事建设     

B.壮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

C. 服务于中苏两国的国家安全

D.帮助中国抵抗外来的侵略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F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

 

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

时间

合计

自耕农

半佃农

佃农

1912年

100

49

23

28

1931年

100

46

23

31

1936年

100

46

24

30

1947年

100

42

25

33

A.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       B.土地兼并现象明显

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        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

 

“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C.“跪着”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

 

1935一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

年代

生铁

锰矿

1935年

256565

787061

36091747

31400

1936年

414315

809996

39902985

43400

1937年

556347

958683

37230469

79187

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右图为高中历史课本插图《浙海管商照》。其中可辨认文字有“通船人名册”“实”“乾隆”“廿五”“巡抚浙江部院”“行”。据此推理,它

满分5 manfen5.com

A.是乾隆帝颁给民间商人的海船营运证 

B.是清朝时外商递送给浙江巡抚的照会

C.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  

D.能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    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

C.单一税种,没有差等     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彭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A.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

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

C. 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

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材料一   吾今欲极言新民为当务之急……其天下之论政术者多矣,动曰某甲误国,某乙殃民;某之事件,政府之失机;某之制度,官吏之溺职。若是者,吾固不敢谓为非然也。虽然,政府何自成?官吏何自出?斯岂非来自民间者耶?某甲某乙者,非国民之一体耶?……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治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国民之文明程度高者,虽偶有暴君污吏,虔刘(劫掠,杀戮)一时,而其民力自能补救之而整顿之。……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1906年)

材料二    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以说只有退化并无进化,但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扩大、自觉、觉些甚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朦朦胧胧的,到近五十年一一实则是近三十年一一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件,是将五胡乱华以来一千多年外族统治的政治根本铲除;第二件,是将秦始皇以来二千多年君主专例的政治永远消灭,而且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合,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觉悟,经了很大的努力,方才做成.就这一点看来,真配得上“进化”这两个字了。

一一粱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l)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

(2)从材料二看,梁启超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持什么看法?对梁启超所说的两宗事业的做成你有什么看法?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9719/68464) 首页 上一页 49714 49715 49716 49717 49718 49719 49720 49721 49722 49723 4972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