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① ,人亦念其家。 ② ,用之如泥沙?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③ ,破灭之道也。 (3)吾日三省吾身: ④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⑤______,人皆有之,___⑥____。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与子俨等疏 陶渊明 ①告俨、俟、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王,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②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③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④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效,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A.但恨邻靡二仲 靡:没有 B.缅求在昔 缅:远 C.景行行止 行:学习、实行 D.至心尚之 尚:尚且 ①与物多忤 ②黾勉辞世 ③幼而饥寒 ④开卷有益 ⑤每役柴水之劳 ⑥若何可言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③④ A.本文跳出训诫劝勉传统,充分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风格特色,因此,不见一丝劝勉训斥的影子。 B.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愧疚不安,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怀有一分不确定感,一分疑惑,一分歉意。 C.陶渊明在文中主要是“言其志”,以叙说个人情怀志趣为主体。 D.这些非常私人的,属于比较隐蔽幽微的情怀,是陶渊明之前与子书中所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 (1)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5分) (2)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效,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5分)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真实是历史剧的品格 毛佩琦 ①国人大多都有一点历史癖,所以,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史占多少,剧占多少?哪些史实可以剧化,哪些史实不可以剧化?史与剧怎样结合?等等。其中一些讨论,与其说是认识上的分歧,不如说是在实践上操作的难题,分寸把握的难题。 ②讨论历史剧,首先要区分古装戏和历史剧。古装戏不等于历史剧,古装戏的古装仅仅是一种假托,可能只是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均可虚构,剧中人可以穿着古装演现代故事,甚至可以移植外国故事。仅仅以古代服装为道具的戏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历史剧则不然。历史剧要求真实。真实是历史剧的基本品格。 ③那么,什么是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我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大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基本情节乃至服饰习俗等等细节都要符合真实的历史。不能把虚假的、编造的故事当做历史,乃至不能把本不是历史时代的建筑、器物、服饰、习俗作为那一时代的东西向观众展示。 ④但是,仅仅有史实的真实就够了吗?显然不行,历史剧是对历史形象的解读,它通过艺术的手段告诉人们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忠奸善恶,有的予以颂扬,有的予以鞭挞,也就是说,作品要表达一种理念,而这种理念应该是对历史本质正确的、准确的把握。这就是我们对历史剧要求的另一方面的真实,把握历史本质的真实。不允许对历史进行曲解,不允许颠倒是非黑白,乃至不能够颂扬过侈,贬抑过度。 ⑤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其它形式的历史读物一样,应该具备认知功能、益智功能,因此它不能说假历史,不能把错误的历史知识告诉读者或观众;历史剧同时还具有史鉴功能、教化功能。 ⑥但是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毕竟是文艺作品,还应该具有文艺作品的属性,应该可供观赏。具有娱乐功能。历史剧必须好看。不能简单地说教,也不能罗列史事;不是历史解说图,也不是历史情景的复原。它可以有适当的虚构和想象,可以移花接木,可以对历史事实进行提炼、使之更加集中更加深刻,其创作的基本原则与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无异。历史剧应该比真实历史更生动、更感人。历史剧讲述历史有历史书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把古人请出来。让他们形象地现身说法;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今人带到古人的时代环境里去感悟,去潜移默化。历史剧是不可以用历史教科书或历史书籍取代的。 ⑦从长期的文艺实践看,历史剧的创作还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对历史剧的教化、借鉴作用片面化、庸俗化。其结果导致说教,毫无艺术性可言。而最忌讳的,对历史剧以至对社会伤害最大的,是在为政治现实服务的口号下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现实作简单比对和影射。历史被当作特定的工具,史实必然要受到歪曲以削足适履;另一方面要避免或者坚决反对的就是对历史的戏说。戏说历史的作品,不顾基本史实,任意胡编滥造,其终极目的是娱乐,是票房。这种作品即使不祸乱人心,也会给观众传达错误的知识信息。 ⑧ 我概括历史剧的写作原则是:大事真实,细节精致,剪裁润饰,不失本质。 (选自2013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A.历史剧中所有的历史背景、人物、情节乃至建筑、器物、服饰、习俗等都必须符合真实的历史。 B.作者认为历史剧的真实是由史实的真实与对历史本质正确的、准确的把握构成的,惟其如此,它的认知功能、益智功能才得以彰显。 C.所谓历史剧的历史真实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告诉人们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 D.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是不许对历史进行曲解,不许颠倒是非,乃至褒贬过度。 A.历史剧应该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更感人。 B.历史剧应有观赏价值和娱乐功能,它必须好看。 C.历史剧适当的虚构和想象,或“移花接木”,或提炼历史史实,能够让历史剧更加深刻。 D.历史剧创作的原则与现实题材的文艺创作多少有点差异。 A.既能够让历史人物形象地现身说法,又能够带观众到历史时代环境里去潜移默化的历史剧,就是好的历史剧。 B.对于历史剧的许多讨论,其实并不是认识上的分歧,而是在实践上操作的难题、分寸把握的难题。 C.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简单地与现实比对是对历史剧乃至对社会的最大伤害。 D.历史剧在讲述历史方面比历史教课书有更大的优势。
|
|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①请以“冬天里的暖流”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3年2月,荷兰一家公司宣布,将面向全球招募4名移民火星的志愿者。这似乎是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多数人认为这是个玩笑,但来自河北省的李大鹏真的报名了。经过两轮筛选,2015年2月16日,这家公司公布了入围候选者名单,李大鹏名列其中。 两年前,李大鹏就开始餐后刷牙,防止牙齿发炎,因为“宇航员的身体不能有任何炎症”。其次,他每天坚持锻炼以强健体魄。此外,他还每天在网上搜索几遍关键词“火星”,密切关注这个距他至少5000万公里的遥远星球。 李大鹏为什么能够成功入围?有人认为因为他是有心人,有人认为因为他是有梦想的人,有人认为因为他是有准备的人,还有人认为因为他是勇于挑战的人……其实,不仅是李大鹏,也不仅是报名移民火星,其他人、其他事亦然,成功总会眷顾那些有心人、有梦想的人、有准备的人、勇于挑战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
|
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请为“世界爱耳日”或“世界爱眼日”写一则宣传语,并阐释之。要求:简明清晰,能吸引人。 ②请以“我坚信”为开头写一段话,申述自己心底的一条信念。要求:意旨明确,有鼓舞性。 ③闯红灯、酒后驾车、驾车中接打电话等行为既违反交通法规,又会给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人带来巨大安全隐患。请写一则简短的倡议书,倡议司机杜绝不良驾驶行为。要求:通俗明了,语言得体。
|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香山青松 尹学龙 ①它就长在这山海交汇的风水宝地之中。那是绵延不绝的燕山大系海潮般涌向北京湾的支脉所在,也是连接浩瀚太平洋的渤海湾骏马般冲向燕山并凹进的地方。正因受天地恩赐,得山海灵气,接京华人文气象,这成片成片的香山青松个个像成了精一样,长得又粗又大,气象非凡。那一人抱不过来的树干满身骨节骨气,红亮滋润并呈大块鳞状的树皮如巨龙的血肉之身,遒劲有力的树枝龙爪般横空展出,云状树冠映衬在蓝天中如硕大艺术盆景,那染透树干树枝的深红颜色则让人想起文化底蕴深厚的故宫红墙。面对这些阅尽天地沧桑的劲松,我不由得产生敬意:松德如山,松情似海啊! ②晚秋时分,最好在早晨七点太阳刚升起时爬上香炉峰,往下一看,满山遍野,红叶熟透,层林尽染:橙黄色的银杏叶,橘红色的枫叶,紫红色的黄栌叶,在旭日映照下热情奔放,如燃烧的火海。但在连山大火中有一堆堆亭亭玉立的翠绿,始终不改本色,那便是香山松林。翠绿的松树在香山红叶的映射下,如一块块在火红大熔炉中锻造的碧玉。随着阳光越来越强,满山红叶如烈火越烧越旺,碧玉般的松林在烈火冶炼中更加晶莹光亮,玲珑剔透。偶尔碰到冷风冷雨的天气,那满山红叶便像火中泼了水,火焰蒸腾,烟雾缭绕。红叶中的松林,被雨水一洗,则青翠欲滴,如一汪汪绿油油的潭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仙气,与周边如烟如云的红叶相映成趣。 ③香山红叶已因杨朔散文而名闻天下,到了秋末冬初,去香山看红叶的游客人山人海。香山青松就矗立在林海中,一群又一群的人们从它身边走过,却看不见它。其实,作为香山红叶主体的黄栌不过是一种灌木林,怎能与顶天立地的香山青松相比?它是北京一绝,其根、枝、叶、形、神都堪称松树中的帝王。黄山迎客松、泰山五大夫松名震一方,但无论从树干的伟岸、树枝的粗壮,还是从树冠的漂亮、树皮的细润,都比不过香山松。我感叹它为何经历这么多沧桑,仍长得这么粗壮又保持了这般鲜活生气!如果世界上有哪位远方客人问,去北京先看什么?我一定回答:看古树。先去中山公园、天坛公园看千年古柏,这是在世界任何城市都难以看到的。但那些古柏树干虽然极粗,但也极丑,表面粗糙像死树皮,树叶凋零,看后让人怀疑:难道最丑陋的才是寿命最长的?因此最美还是香山古松。这些古松,寿命和古柏一样,但树形魁梧高大,树皮光滑滋润,绝没有在山石夹缝中生存的苍老松树的特征,它把北方的坚强、南方的温润都集于一身了。 ④可能因为香山兼有黄山和衡山之 ① 、华山之 ② 、泰山之 ③ 、恒山和嵩山之 ④ ,香山青松也博采众长,千姿百态:有的直挺挺如擎天柱一般向上冲去,在树干顶端才略伸几个稀疏松枝,并且那松枝都微微向下倾斜着长去,生怕争了主干的风头;有的树干呈婀娜多姿的S形曲线,树枝纤细繁密,带着细茸茸的松针,在树干的上半部像扇子一样横空展开,如千手观音现形;有的从根部发出两棵连理的一模一样的粗壮树干,骨节匀称地一起伸向天空,在树顶又紧靠一起,长出一片树冠,如太阳伞下的一对巨型孪生兄弟;还有的在一棵巨型大树干上分出了一群又粗又壮的树干,这些树干又分出若干枝杈,然后再不断分杈,松针繁茂,密不透风,远看,像南方榕树一样,一棵树变成一片树林。这些青松,既有柏树、槐树的坚硬,又有银杏、红枫的高洁,还有玉兰、海棠的细致。它们博采众长,已使自己的物种实现超越却又不失松树本色。 ⑤冬天里,所有的树叶随风哗啦啦落光了,唯有绿油油的松针高悬枝头。大概是因为这密密麻麻又互不遮盖的松针,山风一刮,松林便响起海涛一样的大音。那声音里有一种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力量,滔滔不绝,弥漫天地。你走近松林,感觉那高高低低的松树就像一把把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那无尽的又细又硬、油滑光亮的松针,如同无数条被松香抹过的琴弦,被那从天外吹来的不绝如缕的巨大气流弹拨,奏出天籁。你在山顶上往四周看,那层层叠叠逶迤起伏的如海涛般的山峰山谷,再听这翻腾不息的“松涛”,直觉得进入了无垠的大海。 ⑥走进大青松树林,你会看到罕见的松鼠像影子一样在树上树下以及树间飞跑蹦跳,它是那样轻盈灵敏,其速度之快让你觉得它不是走兽而是飞禽。布丰的《松鼠》把它的习性都写出来了,据说它只喜欢在大松树林中生活。像是为了证明香山青松在坚强粗壮之中还有精致灵动的一面,它以极为轻巧活泼的形象在松林中出现,像深山中的幽灵,它的眼睛不停闪烁,身子摇曳不定,毛茸茸向背上倒卷的大尾巴像鸟的翅膀,在树林中快速敏捷地蹦跳,穿插着飞越飘逸的表演,给人难以置信的梦幻感觉。夜里,月光高照,山中树影斑驳,朦朦胧胧,松树高大坚实的身影落在山间路面上。这时你听不到松鼠轻捷的声音,只能偶尔在松树林阴森森的影子中看到它跳跃飞行的俏影。 ⑦大青松树落下的遍地松针,一片片的红赭色,与周边树上的香山红叶相互映衬。寒冬来临,红叶逐渐凋零,落在地上枯萎腐败。然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寒风刺骨、万木萧条之时,不仅挂在青松树上的松针始终绿油油、青森森的,而且落在地上的松针竟然也始终保持着火红颜色,像黄金一样,任凭风雪吹打,却不会变黑变枯。冬日拂晓和黄昏时分,大青松影影绰绰的树干在地上大片大片红色松针的反射下,竟像被红光照亮了,树皮纹路显出无尽的层次。 ⑧爬上香山,把碧云寺、双清别墅、西山晴雪碑、香雾窟等所有人文景观都看完后,再走到遍布景观内外的大青松跟前,遥想当年如梦如幻的历史及英雄人物,怎能不心潮起伏!爱好艺术的乾隆曾经在大青松树下大兴土木,把香山变成了皇家园林。今日乾隆何在?唯有残垣断壁。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柩曾经停留香山,大青松曾日夜陪伴,碧云寺里有孙中山一生的展览。辛亥革命永垂史册,大青松目睹了中国历史巨变。一代伟人毛泽东来到香山双清别墅,指挥解放全中国的战争。毛泽东下榻处大青松特别繁茂,一派豪迈气势,这或许是激发“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篇灵感的原因吧。但人生不过百年,所有的人都不过如此,唯有这大青松带着身上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巍然屹立!难道它不是北京魂、中国魂之所在吗?它怎能不让我们敬畏和崇拜! (取材于尹学龙《香山青松》,有改动) 劲松 擎天柱 匀称 残垣断壁 A.jìnɡ qínɡ chènɡ hénɡ B.jìn jìnɡ chènɡ yuán C.jìnɡ qínɡ chèn yuán D.jìn jìnɡ chèn hénɡ A.险 秀 硬气 文气 B.秀 险 文气 硬气 C.险 秀 文气 硬气 D.秀 险 硬气 文气 A.人山人海 B.千姿百态 C.婀娜多姿 D.不绝如缕 A.开头从香山青松的生长环境写起,表现香山青松拥有壮观形象的原因之一是得山海灵气。 B.作者建议于晚秋时分早晨七点太阳刚升起时爬上香炉峰的原因是此时香山红叶最为美丽。 C.作者在第③段写人们从香山青松身边走过,却看不见它,意在表现游人的审美眼光不高。 D.作者在第④段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细致生动地描写了香山青松形态多样之美。 E.作者饱含深情,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香山青松的特征,字里行间不吝赞美之情,生动感人。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①贞观王朝是李世民大帝建立起来的。李世民是唐帝国实际上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李渊只是名义上的)。在中国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出身也最为高贵。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当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伦的文治武功。 ②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缺乏民主,这就使得最高领导人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身为一代圣主,李世民除了具备历史上其他英明帝王共有的优点外,还有其独有的特点。 ③作为领导人物,责任心是其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没有或缺少责任心的领导纵使才华盖世,也一样会祸国殃民。中国的很多帝王就是因为缺少责任心,把祖辈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给丢掉了,结果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性浩劫之中。李世民的民族责任心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坐上皇帝宝座后,并没有像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权力人物一样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坐下来好好放松一下,利用手中的职权尽情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的滋味。相反,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一头埋在公务里,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整天在金殿上和文武大臣讨论国政、裁决案件和办理公事。 ④和那些志得意满的权力人物不同的是:李世民大帝有浓厚的危机意识,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的强盛帝国;而是一个危机四伏随时可能被又一次民变推翻的新生政权。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个刚刚瓦解的曾经强盛无比的隋帝国,不断地琢磨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不时提醒自己不要重蹈隋王朝的覆辙,小心而又勤勉地引导他的帝国 甲 , 乙 , 丙 。在李世民当政的中期,唐帝国已成了当时已知世界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按说这时李世民应该满足了,可他一点也没有满足的迹象,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繁华和辉煌,而是帝国漫长而艰巨的未来之路,并为夯实未来的路基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 ⑤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拥有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在人前耍小聪明为荣;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果当政者用诡计驭使部属,部属也照葫芦画瓢地用诡计蒙蔽首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诚实执政的唯一一人,他在任时对臣僚敞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伎俩。李世民即位之初,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烂污官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陛下平时总告诫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己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欣然接受了这句令普通当权者恼羞成怒的逆耳忠言。 ⑥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兴旺强盛,除了掌舵人具有超人的素质外,还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执行舵手的意志。但并不是所有的当权人物都能够重视人才,实际情况是占半数以上的权力人物漠视甚至仇视人才。只有那些胸怀宽阔胆识过人,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并能宽容人才无伤大局的弱点且不害怕人才超越他的出色政治家才能够任人唯才。李世民的爱才在史书上有不少的记述,最为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任和重用。魏征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旧臣,而李世民与其兄长曾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对手。魏征曾不止一次地劝说李建成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按理说李世民应该对他恨入骨髓了。李世民在这场权力角逐中获胜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李世民会杀掉魏征泄愤;谁也想不到李世民对魏征的最大惩罚竟然是任命他当帝国宰相,还和他结成儿女亲家。这一戏剧性结局的果实是:魏征为唐帝国的强盛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李世民执掌的贞观王朝可谓人才济济,文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武有李靖、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一大批精英人物围绕李世民组成一个坚强高效的领导核心。 ⑦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残留一点动物的痕迹;只要是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人性的一面和兽性的一面。人类的兽性又称之为人性的弱点,最具危害性的表现是恣情纵欲、滥用职权和爱听好话、不纳谏言。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在控制自身弱点方面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典范,但做得最好且始终如一的还是李世民。李世民充分意识到绝大多数的好话都是别有用心的,因此对阿谀奉迎之言格外警惕。他常常告诫身边的官员:“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单独保全。各位如果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直言相告,切莫报喜不报忧。”公元623年,魏征在大殿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指责李世民的一条条过失,一点也不给李世民面子,使李世民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他当即大怒回宫,对前来迎接他的长孙皇后发狠:“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庄稼汉是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也是一位亘古少有的杰出女子,听了此话后立即穿上皇后官服向皇帝郑重参拜:“我听说君明则臣直,魏征所以正直,正由于我夫的英明。我要向你祝贺!”听罢此言,李世民的火气即刻烟消云散。 ⑧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民丰、物阜,以及军队强大、善于征战,但在包括社会安定、对外开放、官场清廉、商业发达等制度和文化因素在内的深层文明上作出突出建树的只有贞观王朝。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贞观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才俊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而其首都长安则更是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世界性的大都会。 A.不共戴天 披星戴月 B.恨入骨髓 相见恨晚 C.无与伦比 巧妙绝伦 D.人才济济 济济一堂 A.走上繁荣 走出荆棘 走向辉煌 B.走上繁荣 走向辉煌 走出荆棘 C.走出荆棘 走向辉煌 走上繁荣 D.走出荆棘 走上繁荣 走向辉煌 A.他们缺乏辨识人才真伪的能力。 B.他们不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 C.他们不能宽容人才那无伤大局的弱点。 D.他们担心人才比自己强而使他们暗淡无光。 A.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唐帝国实际意义上的开国皇帝,是因为他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出身高贵。 B.李世民坐上皇帝宝座后,精神上、思想上以至行动上都没有松懈下来,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了。 C.当唐帝国已成为当时已知世界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时,李世民出于对唐帝国长远发展的考虑,仍不敢懈怠。 D.李世民采用高明的手段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官吏收到了奇效,再也没有官吏胆敢受贿了。 E.李世民因魏征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自己的过失而欲意杀掉他,长孙皇后苦苦求情后,李世民才改变了想法。 ①李世民曾对其属下说过这样一番话:“隋炀帝杨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感觉良好。其宰相虞世基为保全自己的富贵,便投其所好,对杨广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结果隋炀帝被杀,虞世基也难逃一死。”这番话可以证明文中以下这几句话的内容: 。(2分) ②请从题后括号中选择句子,进行填空(只填写句前字母)。(4分) “位尊更需勤忧国”与文章第③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④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⑤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⑥段内容有关联,“ ”与文章第⑦段内容有关联。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B.忠言逆耳利于行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 我国古代不乏有爱国之士,他们的爱国言行、情怀与精神在一些传世的诗文中常常有所体现,如:屈原《国殇》中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即通过楚国爱国将士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奋死抗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 , ”等句则借历史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词人自己人老心不老,志在恢复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夜缒而出”游说秦伯之举同样表现了其一片爱国之心,其说辞从“秦、晋围郑, ”开始,至“ ,唯君图之”收束,从多个角度剖析利害关系,最终说服了秦伯。
|
|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后面各题。(13分) 沉醉东风·渔父 白 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2)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 )(4分)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E.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3)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5分) 【链接材料】 江 雪注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4)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谜底是 。(1分)
|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断句。(5分) 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脱窠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