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1)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了突出清溪水这一特点,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

(2)本诗的尾联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会促使诗人产生怎样的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②,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阴③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C.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D.褒表忠                      节:节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

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

②条上时务十五事

③时勉言营建之非

④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

⑤时勉独正立

⑥谅阴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A.②③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了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现代文阅读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他承负着传统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说小时候他就喜欢争强好胜。一次与邻居小孩放风筝,尽管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他的风筝总是比同伴的风筝飞得低。回家后他把此事告诉养父以宣泄心中不快。养父看出了乔布斯的不快,养父听他说完,安慰他,其中有几句话语让他一直牢记,并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几句话就是:孩子呀,无论做什么事,你心里都应该有两个问号。第一个问号,为什么别人不能比你更成功?第二个问号,为什么自己会输给别人?

你对这个故事有怎样的思考与感受?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袋。

 

读下面的表格,完成题目。

某报就当下手机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除通讯外手机主要用途(单选)

上网聊天玩游戏

看小说、听歌

浏览新闻

搜索

386%

357%

141%

116%

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危害(多选)

影响视力

产生铃声幻听

现实交流能力差

思考能力差

471%

368%

457%

411%

 

请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每条结论不超过20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古往今来,莫不如此。①           ,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其人已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或许,②          ,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③          ,镌刻进历史。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当然,这其中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①②④⑤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应加强安全宣传,增强司机的安全意识。

B.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C.巴金先生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学生时代接受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参加过反封建的社会活动。

D.由于延迟退休或实行弹性退休制、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重大变革,对广大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也是爽快的脾气,我们不说废话了,你先提出你的“合作”条件来,要是可以商谈的话,我一定       回答你。

②谷敬文为了补救自己的失言,便换了一副         的样子说:“南屏山之事,我敢说,我比旅长还要焦急得多。” 

③他们不但是合伙人,更有着          、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改革开放后,他们共同办企业,更加志同道合,许多事情都能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A.开诚布公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B.开诚布公     肝胆相照     推心置腹

C.推心置腹     开诚布公     肝胆相照     

D.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开诚布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姜文:时势英雄 坚硬如水

靳锦

在公共视野里,姜文先生2014年只做了一件事情,他贡献了自己20年导演生涯的第5部作品《一步之遥》,继续保持着低产而高质的节奏。中国影坛如早期的制造业,高歌猛进却充斥着粗制滥造,姜文因此显得不同寻常。

他的上一部电影《让子弹飞》出现在2010年,赢得极佳的观影口碑,最终票房67亿,是他目前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4年时间,中国电影银幕数从6000块增长到2万块,快速扩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电影质量却无法一蹴而就,烂片高票房的情况屡见不鲜。姜文的回归像一次仪式,观众乐于见到一个艺术家在商业时代获得尊重。

《一步之遥》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1920年代的一起命案。美术指导柳青接到的要求是“high”,“制作人跟我说应该弄得特high。”技术上high的表现为高色彩饱和度和快速的剪辑节奏,导演的要求是“它一定是强烈的、鲜艳的、感染人的。”

故事上,“high”则和阳刚的人物形象紧密相连。姜文电影中的男性主人公重情信义,对弱者有极强的保护本能,是目前中国影坛稀缺的类型。戏外,以高品质电影著称的姜文与他的银幕角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重叠,展现出一个实力强大的飞扬形象。“中国人太渴望有一个自己感觉特别硬朗、特别佩服的这么一个电影,有一个这样的精神需求。”柳青说。

导演中心制巩固了这种形象。今年3月份,姜文出席投资方英皇公司的酒会时曾对媒体表示,艺术创作一定要集权,“我觉得凡是那些一流的电影,他们的导演都用集权制。”他试图竭尽可能去打造一个理想世界。

《一步之遥》里有场发生在火车里的戏,姜文给柳青的要求是“火车要搭得不像火车,但还是火车,比火车还要火车”。为配合主人公快乐的心境,火车中有金色的沙滩。沙子和小米的颜色都不符合姜文所描绘的“温暖的感受”,美术组最终运来几吨玉米磨碎,才让火车里出现金光闪闪的“沙滩”。

“他必须通过这种苛求,把其他人带出世俗生活的气场。”影评人史航如此评价姜文的电影追求。与姜文合作过《让子弹飞》的摄影师赵非表示,姜文电影的视觉要求是“坚决不要脏乱差”的“主观现实主义”,“要的是那种特别脆、特别有劲儿的风格”。

强硬的姜文亦曾多次碰壁。2000年的《鬼子来了》之后,他被禁拍6年。2007年推出蛰伏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却因情节晦涩而遭到市场冷遇,6000万投资仅收获1800万票房。“他们不看啊,他们不但不看,还嘲笑我,说这个电影我们看不懂。我原来以为看不懂会不好意思,起码还得装懂吧,结果人家就是看不懂,就不想看,那我也没办法。”姜文对《人物》记者说,“所以拍了《让子弹飞》,起码让人家把钱赚回去呗。”

重新打量市场需求的姜文在2010年带来了《让子弹飞》,“站着把钱挣了”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也是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其中包含了莫大的欣慰:商业市场终于拥抱了有质量的艺术作品。

姜文不是“死磕”型导演,他不去硬碰体制,也不蔑视市场,而是想尽办法找到合适的语法讲述自己的故事。“智者近水,水是不跟人作对的。它一定绕道而行,找到它应该可以找到的方式。”柳青说。

悲情英雄并不是姜文的选择,他要做的是时势英雄。

制片人马珂为姜文的故事做资本上的保驾护航。《让子弹飞》投资超过1亿,宣发费用5000万,创了当年中国电影的宣发纪录。《一步之遥》的投资超过3亿,宣发费用“打破了我们自己创造的纪录”。

在目前的中国影坛,没有类似美国奥斯卡奖一样对于优质内容的公信判断,票房可能是评价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关系的最高量化指标。马珂希望姜文只管创作,他想办法为作品找到更多的观众,“姜文这样一个对品质有极端要求的创作者,对我是最大的保险栓。”

“我觉得拍一个挣钱的电影不是特别难的事。”姜文眯起眼睛。票房是他最不想谈的话题,却在任何一个场合都无法避免。具体的数字结果似乎正成为诱人的果实,他努力说明,那不是种下种子的目的,“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让这个电影变得更有意思,更好看,总比死乞白赖掉钱眼里有意思,对不对?”

(选自《人物》2014年第10期,有改动)

相关链接

姜文,中国大陆演员、导演、编剧、监制。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春桃》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1988年两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也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包括获得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获得1993年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北京人在纽约》等。

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2014年获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姜文在2014年制作完成了自己20年导演生涯的第5部作品《一步之遥》,投资超过3亿,继续保持着低产而高质的节奏。

B.姜文在2010年导演并主演的电影《让子弹飞》,“站着把钱挣了”,刷新了当年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

C.姜文在2000年导演并主演的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因为他的强硬态度,随后影片遭到禁演。

D.姜文在2007年推出蛰伏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却因情节晦涩而遭到市场冷遇,没有收回6000万元的投资,他自己也不满意这部作品。

E.姜文年轻时主演的电影《芙蓉镇》《春桃》《红高粱》《北京人在纽约》等多次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

2.“中国人太渴望有一个自己感觉特别硬朗、特别佩服的这么一个电影,有一个这样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需求?请简要概括。

3.制片人马珂说“姜文是一个对品质有极端要求的创作者”,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本文以“姜文:时势英雄,坚硬如水”为题,有什么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23123/35971) 首页 上一页 23118 23119 23120 23121 23122 23123 23124 23125 23126 23127 2312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