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糙: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③摐摐(chuāng):拟声词。④釭(gāng):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篇三句既包含词人岁月流逝的感慨,又将王长官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两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C."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矣,但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D.“逢逢”是拟声词,形容鼓声,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离别的不舍。

2.词作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①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期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②□:此处缺一字,疑为“梅”,范仲淹多次提到穰下有梅。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一、二句,写春天即将逝去,于是词人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

B.“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C.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皆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D.本词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婉约含蕴。

2.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注)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作者心旷神怡。

C.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D.“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的“春未老”相应和。作者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2.简要赏析“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两句。

 

在下面对话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清晰,语言连贯得体。

张 宇:你好。你们的短信说“货品已经发出,预计二日到”,今天已经第三天了,怎么货还没到呢?

网店客服:不好意思,              ①               

张 宇:噢,那我就在2号等着签收了。还有,你们短信说“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收货方付”,我到底该付哪些费用呢?

网店客服:              ②               

张 宇:我明白了。谢谢!

网店客服:              ③               

张 宇:没关系。你们能改进工作就行了。

 

请为苏轼拟写一则“最美词人奖”的颁奖词,要求:可以适当引用词人的诗句,突出词人生平及其诗词成就。不少于100字。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赤壁雄奇壮阔之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定风波》中写自己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毫不畏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饱含人生哲理,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积极支持这一建议,并安排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苏东坡到黄州之前正陷于“乌台诗案”,这个案件并不是简单的“文字狱”。

C.大宋世俗社会一方面极力播扬苏东坡这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吸纳他,榨取他,利用他;另一方面,却把他视为异类。

D.作为“双绝”之一的宋词,它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艺术享受。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调查表明:相较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

②因大片住宅楼空置,万人空巷,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地区被称为中国最大的“鬼城”。

③一些运动员在不完全了解国家乒乓球队管理模式调整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意气用事,擅自退赛,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④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⑤杨教授开发的这套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真可谓如虎添翼

⑥户籍制度改革牵扯到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绝不可能一挥而就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千古风流人物 B.多情应笑我

C.同行皆狼狈 D.回首向来萧瑟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江去,浪淘尽 B.樯橹飞烟灭

C.都门饮无绪 D.竹杖芒鞋轻胜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84/35971) 首页 上一页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