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第一次革命”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第二次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什么?(4分) (3)“第三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新时期?(1分) (4)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的正 确道路分别是什么?(4分)
读图辨史 (14分)
请回答问题: (1)以上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历程中各政治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4分) (2)简要概括他们各自有哪些思想主张?(8分)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2分)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4分) (1)请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名称。(2分)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列举唐朝时与之友好交往的事例(一个即可)。(2分) (3)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清朝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哪一位皇帝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2分)后来,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收复新疆,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2分) (4)邓小平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性地提出什么伟大构想?(2分)这一构想在我国已有哪些成功典范?(2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4分) 材料一:如图,观察下面三幅图片: 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如果要给图一加上标题,你认为用什么标题最合适?(2分) (2)与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2分)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3)图三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2分)从图中看,这次壮举最远到达哪里?(2分) (4)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 ②张建国 ③刘援朝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诗歌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壮丽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毛泽东创作的下列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如图,仔细观察分析: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你认为引起1980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B.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如图,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图,这个“转折点”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震中在县城附近。为第一时间抢救受灾群众,各路救援大队紧急奔赴玉树,其中川藏公路在玉树地震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川藏公路的建成是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首感人的《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 A.鸦片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读初中时,小明的爷爷给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某个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是( ) A.四渡赤水河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辽沈战役
“那场军事史上少有的千里行军,吹响了国民党覆灭的号角,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评述( ) A.长征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重庆谈判
“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胡锦涛)。“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于2009年5月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这次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当时,下列派别的主张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的网上答题,她正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设立使馆区的不平等条约,她的正确答案应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布楚条约》
某农民因其生产的丝绸光彩润泽,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于是添置机械雇佣工人扩大生产规模……这种现象最早在什么时期可以看到( ) A.元朝 B.明朝 C.清初 D.洋务运动时期
今年暑假小东要到台湾探望爷爷并游览台湾风光,他旅游的第一站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赤嵌楼,因为这里是奉祀民族英雄( )的专祠 A.戚继光 B.岳飞 C.郑成功 D.郑和
李二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必读的书目有( ) A.《史记》 B.唐诗 C.宋词 D.四书五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是( )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满族
《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启蒙读本,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宋代
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描述隋朝李春设计的哪座桥?( ) A. 玉带桥 B. 赵州桥 C. 泸定桥 D. 卢沟桥
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如图,右表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 )
A.学习汉语 B.改穿汉服 C.采用汉姓 D.与汉人通婚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诸葛亮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请问他为之效力的国家是( ) A.蜀 B.魏 C.吴 D.晋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曾对汉武帝进行过评述,下列说法最适 合他的是( )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D.他推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