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位于巴林左旗镇东南郊的上京遗址,曾是契丹建国之初的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A.元昊

B.阿保机

C.阿骨打

D.铁木真

 

唐朝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句,宋代却出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强干弱枝

B.独尊儒术

C.用人唯才

D.重文轻武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

A. 唐太宗    B. 宋太祖    C. 元世祖    D. 康熙帝

 

“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755年,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黄巾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A. 唐玄宗    B. 唐太宗    C. 隋文帝    D. 武则天

 

某电影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请根据如图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连续剧是

 

 

A. 《汉武大帝》

B. 《武则天》

C. 《贞观长歌》

D. 《三国演义》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喻为“一面知得失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 B.魏征 C.姚崇 D.杜如晦

 

朝为田舍郞,暮为天子堂。科举考试改变了古代读书人的命运。这一改变开始于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其中,洋务派和革命派走过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丰十一年,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同治二年, 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光绪七年,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戊戌期间,上海除以往的《申报》《宇林西报》等报刊外,还创办了《时务报》《苏报》《华报》等报刊,杭州、无锡等地也有类似的传播媒介……(江浙)士绅们的维新宣传则较注意向底层社会展开……当北京发生政变后,江浙社会仍保持自己的独立立场,尽力抵制当局的倒行逆施。

——摘编自胡成《戊戌变法是一个多重系列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材料四: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 3000 多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江(沪)浙地区在维新变法时期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4)据材料四,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材料四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5)请根据材料概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慈禧太后庆祝60寿辰,当时有人写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1891年,应日本政府邀请,北洋舰队定远、镇远号等六艘军舰访问日本,当东京湾防卫东乡平八郎应邀登上中国旗舰定远号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军容虽盛却不堪击。原来他发现中国水兵竟在被视为庄严而神圣的两门主力炮的炮管上晒衣服。

材料四: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结果赔偿巨款,京津一带驻兵,形同异域,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制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3)材料四“京师再陷”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写出条约中哪一条款可以证明“满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制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4)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有史学家指出:“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五四运动称为

A.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国人抗议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C.工人阶级反抗北洋军阀的尝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种民族感情的集中体现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①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讲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五四运动

A.标志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口号属于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是( )

A.“自强求富

B.“民族”“民权民生

C.“变法图强

D.“民主科学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敬告青年,要做“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青年。其目的是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解放思想以救中国

 

C.扩大五四运动影响 D.宣传俄国革命道路

 

1915年末,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八天后被迫取消帝制,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运动是

A. 护国战争

B. 二次革命

C. 宋教仁案

D. 护法运动

 

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袁世凯

A.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派人刺杀宋教仁

 

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A.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B.帝国主义放弃对他的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护国战争迅速发展

 

去年(2015)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90周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 民国十二年 B. 民国十三年 C. 民国十四年 D. 民国十五年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 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这表明中华民国

A. 追求民族平等    B. 实现了真正的民主    C. 争取民族独立    D. 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是(  )

A.《知新报》 B.《直报》 C.《民报》 D.《时务报》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 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中会 D.光复会

 

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实现,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材料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辛亥革命没有唤醒民众

C.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帝制 D.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