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 年到1914 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 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下列发明,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是(  )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耐用电灯泡 D.坦克

 

(2018唐山路南区三模)探究问题。

材料一  美国曾支持中国改革,希望强大起来的中国在远东制衡苏联。但在苏联陨落后,因坚信已获得最终胜利而飘飘然的美国“错过”了关键十年。在此期间,中国不仅成为强国,而且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  俄媒称美国未来十年压制中国并无胜算……现在,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元有崩溃的危险,中国逐步成为最重要的世界市场,其经济影响力向东南亚、中东、非洲,或许还有俄罗斯扩张。尽管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但迄今为止仍然极度依赖外部市场……美中“对抗”不仅是关乎一方繁荣和霸权的问题,而且很可能成为决定美国命运的一战。但要想放手一搏,华盛顿必须消灭俄罗斯(或者让它彻底臣服)。

——摘编自2017年3月24日参考消息《美国未来十年地缘政治棋局》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支持中国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哪一事件使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

(2)材料二中俄媒认为美国未来十年压制中国不会成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依据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2018永州)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所述观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你赞同材料三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19原创)“未来几年中国在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聚焦领域与联合国的关切高度契合:大气污染、健康、能源效率、法治、可持续消费。中国不仅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内的优先事项,而且强调多边合作,并在全球层面推动环境治理事业更好地发展。”这说明

A.保护环境是中国一切工作重心 B.环境治理事业发展依赖各国共同努力

C.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保护环境 D.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主导者

 

吴国烧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A.人类生活的方便舒适

B.世界经济的发展

C.国家之间的关系

D.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

 

(2019原创)2018年在青岛少海汇产业园,采用了人脸识别、热源扫描、自主巡航等技术,配备远程、夜视摄像头的安防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好的巡逻路线进行自主巡逻,或是人机远程协作完成相对复杂的安保执勤任务,可实现24小时360°无死角实时监控,1080p高清实时回传至监控中心,规避安防盲区。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源于

A.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B.新材料技术的进步

C.生物工程技术的推动 D.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许多国际观察家已经用“从美苏冷战的终结,到美欧新冷战的开始来形容美欧关系的新趋向;能够在军事上与美国相互毁灭的俄罗斯当今也已步人打造国家竞争力的新阶段;日本正在科技领域制订新的赶超美国的计划;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前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高技术国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B. 美国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C. 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密切

D. 世界各国都反对美国霸权

 

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指的是( )

A. 两极格局形成    B. 经济全球化趋势

C. 美国成为全球霸主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2019原创)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在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它是世界经济多中心和区域化趋势在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体现。“它”是

A.政治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趋势 D.工业智能化趋势

 

(2018西宁)19年前,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至上”幌子轰炸南联盟。15年前,美英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两次战争都未经联合国授权。15年后,美英法又用导弹对主权国家叙利亚展开军事打击。这些事例表明

A.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B.恐怖主义甚嚣尘上

C.宗教冲突威胁安全 D.冷战思维沉渣泛起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萨拉突发奇想,决定在2005年全家不买中国产品。一年的尝试结束后,萨拉不得下感叹,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实在太难了。这则故事反映了     

A.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已形同虚设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道运 D.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

 

2013年,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上世纪末的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这反映当今世界呈现

A. 经济全球化特征

B. 社会信息化特征

C. 区域集团化特征

D. 文化多样化特征

 

(2019原创)下图反映的史实(   )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形成 B.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C.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友谊 D.改善了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2011河北34(1)题](节选)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树智《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一书中,应重点阐释的是

A.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 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C. 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

D.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

 

[2010河北33(2)题](节选)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探究问题。

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2011年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算数吗?前不久,93岁高龄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疾呼:当前德国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风险,绝对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条路越走越窄。千万别忘了,欧洲人对德国有着怎样的历史疑虑,多么害怕它以自我为中心。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摘编自王剑南《当德国再次强大》,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2
 

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最终给德国造成了什么恶果?

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由此打响。这表明(  )

A.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

C.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

 

当今,联合国在推动阿以和平进程、救济难民、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致力于解决地区争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和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开始于

A.《九国公约》的签署 B.联合国建立之初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D.冷战结束后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专家、美国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萨默斯说,很可能在一百多年以后,当人们书写20世纪后期这段历史时,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口口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革……到下代,惟一有机会在经济总量的绝对规模上超过美国的国家就是口口。“口口”应是

A.中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如下图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全球化(  )

A. 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 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 造成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D. 使发达国家获得最大利益

 

有学者指出:“反口口口在发达国家有,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前者主要是因为产业转移,外来移民增加;后者则是因为外国大公司垄断,大量排放污染等。”“口口口”应是

A.工业化 B.城市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大事年表

15至16世纪

英国的莎士比亚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大量的诗集

1642年

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成立共和国

17世纪下半期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8年

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建立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治金都门使用

1825年

史蒂芬孙发明的“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840年前后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859年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1)请说出表中“1688年”和“18世纪60年代”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2)据大事年表概括英国发展的因素。

(3)据大事年表概括主题。

 

由下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国家

标志性事件

政体

英国

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

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年宪法通过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871年宪法通过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875年宪法通过

民主共和制

 

 

A. 美法两国政体优于英德两国

B. 四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受经济水平制约

C. 四国均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宪法

D. 四国均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

 

(2018保定一模)17世纪与18世纪发生的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最大的相似点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可见这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特征是

A.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实现民族独立 D.向民主法治化国家过渡探究题

 

下表为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总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A.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 整体世界的形成

C. “蒸汽时代”的到来

D. 步入近代的主要国家

 

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材料主要说明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B.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C.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D.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粉碎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割去了长在这个基础上的封建头脑……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根据需要清除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可见,拿破仑

A.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B.推动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C.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D.推动了世界民主法制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