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在很多重要方面都保留了传统的社会秩序,日本的改革是“全盘西化”,但因为许多矛盾的出现,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这段话反映了明治维新(  )

A.始终坚持“全盘西化” B.彻底根除封建残余

C.部分借鉴西方文化 D.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自由权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孟德斯鸠的这段话强调了“自由权”(  )

A.是人最基本的权利 B.应依靠法律来维护

C.需暴力斗争来争取 D.不受任何法律限制

 

仔细观察下图,横线部分最适合填入的是(  )

A.阿拉伯数字 B.罗马大竞技场

C.楔形文字 D.帕特农神庙

 

公元前5世纪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由此(  )

A.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 B.确立了基督教会的权威

C.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D.引发了奴隶阶层的反抗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A.地位得到了提高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C.饮食质量得到改善 D.经济得到了发展

 

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经验时说,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自力更生还起到了振奋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历史解释是指主要侧重于对史实的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78年,安徽风阳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B.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进行投资活动 D.包产到户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列宁宣称:“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一个真正的基础,那就是大工业。”基于这一认识,新中国(  )

A.颁了《共同纲领》 B.完成了土地改革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进行了三大改造

 

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观念,但近代以来,却出现了“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坐,可怜坐下挤非常”的现象。这段话反映的是(  )

A.政府大力提倡破除封建落后思想

B.社会习俗变迁推动近代交通发展

C.近代交通发展推动思想观念改变

D.交通工具落后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对下面年代尺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 B.中共艰苦奋斗的28年历程

C.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 D.列强的侵略和人民的抗争

 

某班设计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黑板报,板报设置了“局部抗战开始”“抗日救亡运动”“正面战场抗战”“开辟敌后战场”“抗战取得胜利”五个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恰当的是(  )

A.侵华日军暴行 B.一二·九运动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湖南建立了算学会,随后上海出现了医学善会,广州建立农学会,他们招纳近代人才,翻译印刷书籍、进行科学实验、设立新式学堂,这些活动(  )

A.有利于传播科学和启迪民智 B.揭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

C.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激发了抵御外侮的决心

 

面对列强的要求,清政府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厚颜无耻地说:“今兹议约不侵犯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列邦之见谅。“随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款包括(  )

A.赔款2100万银圆 B.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

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小王同学在分类梳理某历史时期的知识,其中①处应该填入的是(  )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伊犁将军

 

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在一次记者会上说:“我经常担心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因为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下列图片内容与二里头遗址相关,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  )

A.社会等级分化 B.君主奢侈暴虐 C.出现成熟文字 D.平民生活丰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成,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组合列举:改革往往是时代的诉求,历史的选择。

(1)秦国为实现富国强兵,实行商鞅变法,废除___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北魏孝文帝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将都城从平城到_______。

(3)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轰动全国,揭开了_______运动的序幕。

 

“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材料中所说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最先开始于(   )

A.香港岛 B.中国东北 C.台湾 D.新疆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割地赔款 B. 五口通商 C. 协定关税 D. 严禁鸦片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德国

 

下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割地赔款

B. 五口通商

C. 协定关税

D. 公使进京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1842等,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李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知识结构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的“战”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左宗棠 D. 关天培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A. 白银大量外流

B. 人民体质下降

C. 政府吏治腐败

D. 军队军纪涣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图一、二所示的疆域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这两个朝代管理地方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他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西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他”的历史功绩。

材料三  从康熙到乾隆,都奖励开垦荒地,重视兴修水利,大规模治理黄淮水患,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带已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16世纪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甘薯和玉米,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栽培。……到乾隆中期,清朝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人口迅速增长,突破了3亿,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盛世?期间清朝统治者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概括学习的主题。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材料三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皇帝为巩固统一国家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元朝和清朝前期为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第一帝国”相比,“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表现?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