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敌对的局面

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1953年,在下图所在地签署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A. 《幕尼黑协定》

B. 《雅尔塔协定》

C. 《九国公约》

D. 《朝鲜停战协定》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回顾西藏自古以来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汉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B.唐玄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设西域都护,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颁布《土地改革法》

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中新网2018年8月14日电,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立法会大会13日一般性通过修改《国旗、国徽及国歌的使用及保护》法案。这里的“国歌”指的是(   )

A.《黄河大合唱》 B.《我的祖国》 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赞歌》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 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时期极具代表性文件的简介。它最有可能是(   )

颁布时间

1949年9月

内容

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意义

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也是全国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西方文明的源头)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城邦)?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哪些人可以参加该机构并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2)材料二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国家?“帝国”建立于何时?“帝国”的建立者是谁?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

(3)材料二中的“帝国”同中国往来的贸易通道叫做什么?当时的中国如何称呼该“帝国”?当时中国可能有哪些商品流通到该“帝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建立A,A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两名执政官,每年由选举产生,但统治实权仍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把持,一切重大事务均须经元老院议决。

材料二 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胜政敌之后,攫取了罗马国家最高权力,罗马进入B时代。

材料三 在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奴隶领袖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大起义,曾经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其不畏强暴、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

材料四 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虽然被镇压,但前后延续了100多年,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此后,奴隶、隶农、贫民不断起义。4世纪末,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境内,不断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部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述中古代罗马历史上的A、B时期分别叫什么?A时期为了维护平民利益制定了哪部法律?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A、B时期政治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3)材料三中斯巴达克斯爆发的背景是什么?这场起义有何重大影响?

(4)根据材料四分析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绍兴是一座古城,最早建于春秋时期(前770一前476年)。这一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可能处于(  )

A. 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

B. 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C.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

D.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为66天;2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123天;4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175天。在节庆里,奴隶为大家斗兽、角斗、演戏等,而费用都由国家开支。据此可知(   )

A. 罗马公民能歌善舞 B. 罗马人天性好斗贪玩 C. 奴隶喜欢现实生活              D. 罗马人追求快乐生活

 

下面是一次初三历史知识竞赛题中对某个国家的描述。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①地跨欧亚非三洲

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A. 亚历山大    B. 斯巴达克

C. 凯撒    D. 屋大维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 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 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 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 B.爱琴文明

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 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中古阿拉伯国家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下图疆域图所表示的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古罗马是欧洲文明发源地之一。下列有关古罗马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修建了帕特农神庙

B. 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C. 被亚历山大帝国所灭

D. 伯里克利推行民主政治

 

如下图所示,公元2世纪,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国达到最大的国家是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古巴比伦

D. 罗马帝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助与社会治乱有莫大的关系,正如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良吏痛击时政所言:“苟百姓之不存,则社稷不得固其重故治天下不可不知百姓之情”。唐朝政府利用赈谷、赈银、赈工等赈济方式救济灾民,对濒临生命危机的灾民进行紧急救助,遣返安置流离失所的灾民,减免赋税,免除差役,以休养生息。扶助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人员……尊崇优待高龄老人,赏赐八十岁以上老人财物……

——胡柏翠《唐朝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 1536年,英国颁布《亨利济贫法》,但直到19世纪,英国贫困问题持续恶化。政府虽然坚持自由主义的治理思想,但在促进就业、为工人尤其是童工提供受教育等方面进行立法,乡绅和工商业公司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学增《转型时期英国社会贫困及其治理》

材料三  如下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施社会救助制度的原因及其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贫困救助上的举措。

(3)观察材料三图片,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贫困情况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欧洲人)仅凭地理空间的划分、条约的签订和武力的征服尚不足以创建世界秩序,更重要的是构筑一个文明秩序的等级结构,这不仅需要通过话语的创建,还需要通过话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实践不断在人们心中勾勒文明和野蛮秩序的经纬……到19世纪,这些文野之分已形成一套经典化的论述,被编入国际法原理、写入地理教科书……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进入非西方国家的国民教材中,被嵌入欧洲国家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不仅全方位地奠定了欧洲人认识世界的基础,也让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深信不疑。

——徐秀丽等《发展知识:全球秩序形成与重塑中的隐形线索》

材料三 1919年,伍德罗·成尔逊、劳合·乔治和乔治·克里蒙梭实际上一起控制着整个世界。他们坐在巴黎,决定着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将不存在,将创造哪些新的国家,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谁将统治它们,以及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战胜国之间应如何分配。他们还决定如何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干涉,从中国榨取经济特权。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四 它公开宣布:为了“美国的安全,美国“必须”用军事和经济手段干涉别国内政;利用“美援”,排挤英、法,夺取美、苏之间的“中间地带”的控制权;利用“美援”,给美国的商品打开新的市场,以改善国内的经济处境。这一切,美国都是打着反对“极权主义”反对“苏联扩张”的旗号进行的。

——刘志功等《战后国际关系手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大国崛起”的主要方式。

(2)据材料二,归纳欧洲人创建世界秩序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欧洲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例史实,说明欧洲人是如何构建话语权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美实现控制世界的主要条件。

(4)材料四中的“它”和”美援分别指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说什么西学都是中国所固有,诚然可笑那沈醉西风的,把中国什么东西,都说得一钱不值,岂不更可笑吗?我们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材料三 毛泽东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

——蔚力《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

材料四 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更新的思想观念”具体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重要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富裕”的目标,我国实行了什么总方针?在终结了“走他人的路”的历史之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我们如何“走白己的路”?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认识。

 

下图为两位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可见,两位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  )

A.完全对立 B.完全一致 C.无法比较 D.基本一致

 

下图“全球化进程”漫画,能够获取的信息中恰当的有(  )

①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②发达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

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

地区

亚洲

非洲

拉美

东欧

西欧及其他国家

非常任理事

国席位数

2

3

2

1

2

 

 

A.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B.西欧各国经济未恢复

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 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

 

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对台湾的解放并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材料中,美国立场的变化说明(  )

A.社会制度决定国家对抗 B.杜鲁门的政策摇摆不定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D.国家关系影响国际格局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恰当的是(  )

A.苏联建设成就显著成为世界最强工业国 B.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

C.美国借鉴苏联做法彻底消除了危机根源 D.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团结一致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颠沛流离,时常面临饥饿的威胁,但他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忘我工作,终于在1848年和恩格斯发表了一部震撼世界的著作。该著作的发表(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D.动摇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18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B.18世纪中期美国的制造业起点高发展快

C.19世纪末德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英国 D.19世纪以来英国一直位居世界工厂首位

 

文艺复兴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他们宣扬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包括劳动者在内,在他们看来,劳动者不过是“愚蠢无知的群氓”由材料可知(  )

A.文艺复兴不能代表劳动者的诉求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

C.人文主义思想并未产生实际影响 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