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流动资本带动工业革命

C.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D.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奴隶贸易的猖獗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美国的独立

 

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十三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这场“社会运动”

A. 根本原因是民主政治的发展    B. 使世界开始连成了一个整体

C. 人文主义是其核心思想    D. 实质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

A.资本主义性质 B.封建剥削性质

C.奴隶剥削性质 D.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

 

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 B.

C. D.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日本大化改新确立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制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B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法兰克王国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形成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D

欧洲人称0—9这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A.A

B.B

C.C

D.D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 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 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 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 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欧洲中世纪的传统,特许状以法定形式赋予大学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权,从而使大学在学术和管理方面的自治权力合法化。颁发给大学特许状一般是

A.校长 B.政府 C.罗马教皇或者国王 D.领主

 

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10世纪开始兴起

②所有的城市都通过用金钱赎买或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

③随着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中逐渐形成市民阶层

④市民阶层后来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张明同学的学习笔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9世纪开始,大约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

C.佃户通过耕种“直领地”获得“份地” D.佃户不能参与庄园法庭案件的审理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对材料信息解释错误的是

A. 材料中的“领主”是封君,“附庸”是封臣

B.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

C. 封臣从封君那里获得土地后必须向封君提供兵役服务

D. 确立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奴隶制度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A.《天方夜谭》 B.《十二铜表法》 C.《荷马史诗》 D.《医典》

 

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希腊文明的繁荣 B. 罗马共和国的辛酸

C. 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产生了。”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破坏了原有文明的纯洁性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一组图片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B. 古代希腊文明

C. 古代埃及文化

D. 古代巴比伦文化

 

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有一情节:猴神大叔帕万把与小萝莉带回准岳父家中,请求收留说:穆尼漂亮又温柔,准是个婆罗门。不料几天后穆尼露馅儿了,猴神又对准岳父说:那她就是个刹帝利。这一情节反映了古印度哪一制度至今仍根深蒂固

A. 奴隶制度

B. 种姓制度

C. 宗法制度

D. 世袭制度

 

在这部法典中记载:“打掉他人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这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

A. 古罗马的社会状况

B. 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

C. 古代印度的社会状况

D. 古代雅典的社会状况

 

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癸丑(1853)二月,天兵到南京······不半月而平定······后仍发兵扫北。

材料三 丙辰年(1856)······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1)材料一中“万寿起义”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的这一年,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兵扫北”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3)材料三中,洪仁玕所述的是什么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没有充分的发动群众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 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 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 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 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③运动中颁布的《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④定都天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

D.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此图不能反映

A.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 太平天国与清王朝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它描绘了太平天国所要建立的人间“天国”的理想蓝图。这个纲领性文件指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内在联系的是

工业革命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天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李自成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秋收起义

 

“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气沉沉的气氛,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1894年、1895年、1898年、1900年、1901年和1904年到1905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次叛乱”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火烧圆明园 D.义和团反帝斗争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