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独立到今天2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崛起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承载了不同的任务。《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承载的任务分别是

A. 独立与民主 B. 独立与统一 C. 改革与人权 D. 人权与新政[来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

B. 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A. 《共产党宣言》

B. 《开罗宣言》

C. 《凡尔赛和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2016年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乌托邦》发表500周年,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过程。社会主义理论最早变为现实的是(  )

A. 英国的宪章工人运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他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土地改革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②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大跃进运动开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19年6月以后,王尽美回到诸诚老家指导学生活动,给潍坊地区的五四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运动标志着(    )

A.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开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D. 中国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 自强求富    B. 爱国救亡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末代皇帝》    

②《鸦片战争》    

③《甲午风云》    

④《火烧圆明园》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郑和下西洋  

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南方经济曾经长期落后于北方    B. 北方人民南迁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C.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

 

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 班超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 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秦朝

 

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

A.

B.

C.

D.

 

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时期    D. 西汉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18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 .....”

材料三  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国家的哪一次改革?图片体现这次改革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的是俄国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推行者是谁?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个国家的改革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个国家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新的历史文献。文献规定:国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 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成止。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 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有财产权是神不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新的历史文献”是什么文献?颁布文献的目的是什么?为这个国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材料二所引用的历史文献是哪一战争中发表的?这场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3)材料三出自哪个国家颁布的文献?这个国家18世纪80年代爆发的那一场革命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7、18世纪上述三个国家的革命共同性质是什么?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谁的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这次思想运动先驱是谁?

(2)图二中完成环球航行的是谁?哥伦布最大贡献是什么?

(3)图三中的人物是谁?他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名称是什么?

(4)图四交通工具最早发明者是谁?这种交通工具最初以什么作为动力?该动力是谁进行改良并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揭示了(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题文)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了( )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化时代    D. 网络时代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

A. 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B. 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C. 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D. 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玻利瓦尔——非洲独立运动

B. 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C. 圣马丁——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 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

 

某同学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搜集到了如下一组(但丁、伏尔泰、马克思、陈独秀)人物图片资料,从中可以看出他正在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 思想解放运动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国际工人运动

D. 近代文学艺术

 

“到巴士底去!到巴士底去!”1789年7月14日,人们呐喊着,像大海的怒涛一样涌向巴士底监狱。它点燃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来克星顿枪声

C. 《独立宣言》的发表 D. 大陆会议的召开

 

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摆脱殖民统治 B. 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 革命爆发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 D. 革命未出现反复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造成的 B. 英国气候雾多造成的

C. 乱砍树木造成的 D. 汽车尾气引起的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