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事件是______。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

 

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00年6月义和团在_________一带阻击八国联军,敌人死伤多人。____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A. 北伐战争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A.     B.

C.     D.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C. 发动辛亥革命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这份报纸出版的时间为(  )

A. 1936年12月11日    B. 1936年12月12日    C. 1936年12月13日    D. 1937年8月13日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 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人类记忆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      )

A. 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 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 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 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D. 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下面为2017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单元主题(  )

A. 资产阶级民族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B. 新时代的曙光

C. 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D.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是(  )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孙中山少年时代曾自命为洪秀全第二,历史上孙中山与洪秀全相似之处不包括

A. 都是反清英雄    B. 都领导了农民起义

C. 都在南京建立新政权    D. 都颁布了法令文件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农历干支纪年每60年为一个周期。按照农历的干支纪年,2018年是戊戌年。历史上发生在戊戌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公车上书    B. 百日维新    C. 兴中会成立    D. 义和团攻打紫竹林

 

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主要表现为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义和团由反清转变为反帝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实践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在什么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四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

 

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谨(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材料二:“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zī)盛

——汉文帝

“上(汉文帝)常衣绨(dì)衣(粗糙的衣服)……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

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陛下命令诸侯王推广恩德,把土地分给儿子们,陛下再封他们的儿子为侯。这些人得到土地,会对陛下感恩戴德。陛下用这种办法割诸侯王的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

——《白话史记》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这种境况是怎样造成的?为改变这种境况,材料二中的“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三的史料记载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国措施,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他们的治国措施。这两位皇帝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

(3)材料四的“陛下”用的“这种办法”是什么?此“办法”有何妙处?

(4)综上所述,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了哪些启示?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3)结合图二和所学回答,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西汉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读图三,D处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说出该战争名称。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概括说出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考察中外历史,我们会发现,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与历史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是一些国家富国强兵的改革,在政治上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让他们获得了主动权?这个国家哪位霸主实现了称霸的目的?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政治主张?商鞅的这一主张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

(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是哪一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该材料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中的哪一项?

(4)综合三则材料,请你谈谈上述改革和改革家给你什么启示?

 

 

在传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使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

A. 半坡彩陶盆    B. 司母戊鼎    C. 战国铁器    D. 南北朝石窟艺术

 

每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有关于重视农业的相关内容。在北朝时有位农学家写了一部农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这部著作是

A. 《伤寒杂病论》

B. 《水经注》

C. 《齐民要术》

D. 《九章算术》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