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再到《马关条约》,反映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的历史过程。(  )

 

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方农民支援前线。准海战役中,华东解技区片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是一个重要原因是

A. 民众的大力支援

B. 解放军作战勇敢

C. 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 党中央指挥正确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追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1928年4月,朱徳、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谁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

A. 毛泽东

B. 贺龙

C. 彭德怀

D. 周恩來

 

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面百团大战示意图,从中能提取到的正确信息是

A. 作战地域为东北

B. 属于正面战场的积极作战

C. 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D. 这是一场大规模防御作战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北伐胜利进军

C.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全国统一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 五四运动——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B. 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C. 红军长征——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D. 三大战役——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人民力量

 

“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愿与我国人共勉之。”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

 

A.

B.

C.

D.

 

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945918日,因西安事变被幽禁在贵州桐梓的一位国民党将军写下日记:“这是第十四个‘九一八’了,今年更比往年大不相同,我虽然还不能自由地走上我的故土,可是我的故土是在压迫之下而得到了自由……我衷心期待着解放了的故土,焕然一新。”这位将军是( )

A. 张学良    B. 赵登禹    C. 佟麟阁    D. 张治中

 

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该观点的主旨是(  )

A.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 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 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 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  B.  C.  D.

 

186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了“算学”馆,学员兼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辛亥革命的爆发    C. 科举制度的废除    D. 百日维新的推行

 

“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政府的威望跌入谷底”。导致这一结果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 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办工厂    D. 赎辽费

 

左宗棠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重大贡献是( )

A. 创建湘军    B. 献身变法    C. 收复新疆    D. 再造民国

 

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

A. 德意

B. 俄奥

C. 英法

D. 美日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 )

A. 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B. 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

C.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白银4.5亿两

C.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厖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材料二: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在哪一历史时期形成第一次高潮?下列简图比较准确反映这个历史现象的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此外,根据所学知识,再举一例导致出现材料一历史现象的因素。

材料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天平”

(4)根据材料三,概括材料一的历史现象产生的影响?

(5)综合以上探索,你认为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什么启示?

 

汉朝一个伟大的王朝。因为它的鼎盛辉煌,甚至让一个民族以它的名字来命名,并且让历史铭记了它两千多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译文:京城(国库)中的钱币堆积有百万万之多,串钱的绳子朽烂,钱币散落不可计数;国家粮库中的粮食因为不断地存入新的粮食,而没有多余的地方,只好把新粮放到陈粮的上面,都满溢到粮仓的外面,直到粮食腐烂而无法使用。)

(1)材料一阐述的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请问出现在哪个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两点。

(政治之盛)

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2)汉初分封的一些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造成了极大地威胁,汉武帝继采采纳谁的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影响?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管,汉武帝还建立了什么制度?

(外交之盛)

材料三: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3)历史上“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皇帝时期?经过“丝绸之路”,诞生于古印度的哪一种宗教传入我国?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分别指出古今“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刘邦建立西汉的公元前202年属于       

A. 公元前3世纪初

B. 公元前3世纪末

C. 公元前2世纪初

D. 公元前2世纪末

 

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 郦道元

B. 祖冲之

C. 华佗

D. 贾思勰

 

小明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 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以下属于经济生活交融的现象是(   )

A. 十六国时期,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B.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

C. 汉人胡服,胡人汉服

D. 鲜卑姓氏改汉姓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过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A. 长安

B. 洛阳

C. 建康

D. 平城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能以地理位置直观反映三国鼎立形势是       

 

A.

B.

C.

D.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