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示意图中的?应填入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光荣革命

C. 《权利法案》

D. 俄国废除农奴制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实业救国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提倡民主、科学

 

下列图片反应的主题是

A. 资本主义曙光    B. 科学的革命

C. 思想解放运动    D. 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通过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分析,你认为三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 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D.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但丁、莎士比亚

B. 达尔文、马克思

C. 鲍狄埃、贝多芬

D. 克伦威尔、林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百家争鸣到一枝独秀,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茁……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所说的“儒墨道法”四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各一人。

(2)材料二中的“臣”是谁?他给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出了什么建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什么趋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经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称鲜卑语为“北语”,称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下图是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坐具和二胡。

(1)据材料一,你推论修建长城的是哪一个“皇帝”?他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修长城的看法。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改革对民族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3)观察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民族的交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演变的总趋势。

 

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

材料二  在河南辉县固围村的战国时期魏墓中,一次出土了铁器160多件,其中有铁农具58件,数件“V”形犁或铁犁冠被发现。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史记》

(1)据材料一,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别居住的什么远古先民?他们分别主要种植什么粮食作物?

(2)材料二中铁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3)据材料三,什么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它兴建于何时?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他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是当时世界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材料中的“他”是

A. 贾思勰

B. 祖冲之

C. 顾恺之

D. 郦道元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出现了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一位书法家的作品被当时人称赞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是

A. 钟繇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地区被开发,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大大缩小。与“江南地区被开发”无关的是

A. 中原先进生产工具传入

B. 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C.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D. 江南的社会比较安定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设计表格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 北方经济的恢复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北方人大量南迁

D. 三足鼎立的局势

 

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东汉蔡伦(下图)能入选邮票图案,是因为他

A. 造出了千里船

B. 发明了造纸术

C. 改进了造纸术

D. 创编了五禽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他就是司马迁。下列关于他的著作《史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纪传体体裁

B. 通史体系

C. 文笔优美

D. 只为帝王写传记

 

为探究三国鼎立的历史,某学生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史书《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指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的是

A. 电脑游戏

B. 史书

C. 小说

D. 影碟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通过研读下图,你能判断它反映了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符号,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

A. 张骞    B. 玄奘    C. 班固    D. 张謇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这一事件发生在

A. 公元前2世纪初

B. 公元2世纪初

C. 公元前1世纪初

D. 公元1世纪初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中央机构采用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推恩令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朝十二字砖(见图)。这块方砖上的字体应该是

A. 金文

B. 行书

C. 小篆

D. 隶书

 

下图是古代某一私学的授课情景,讲学者传授的应该是

A. 道家学说

B. 儒家学说

C. 墨家学说

D. 法家学说

 

战国时期,为秦国强大、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改革是

A. 管仲改革

B. 吴起变法

C. 商鞅变法

D. 孝文帝改革

 

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的学派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B.

C.

D.

 

“夏朝历时四百七,夏桀本是亡国君。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此歌谣主要告诉人们

A. 分封制弊端

B. 世袭制出现

C. 商周青铜文化

D. 暴政导致亡国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禅让”的主要标准是

A. 财产

B. 血缘

C. 贤德

D. 出身

 

下列内容与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见下图)不相符的是

A. 能够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C. 已学会使用火

D. 有爱美的意识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1760年

1800年

1830年

1870年

蒸汽机

5

35

160

2060

水车

70

120

160

230

 

——摘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材料三、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革命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是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4)结合材料二四,谈一下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在17、18世纪欧美革命中,英、美革命的道路与法国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材料二  美国的革命传统与众不同,那些站在独立运动最前列的贵族式的领袖人物,并不是极端的民主平等观念的革命家,他们领导革命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与此同时,他们又维护了美国社会的现有结构……美国人是民主派,但却是保守的民主派,他们是反对革命的革命派。

——罗荣渠《美国现代化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英国光荣革命“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2)用史实说明美国的领袖是如何“领导革命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与此同时,他们又维护了美国社会的现有结构”?

(3)比较两则材料,归纳英美革命的共同特点。指出作者认为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请你谈谈对英美式革命道路的认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