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篇檄文中的“民贼”指的是

A. 慈禧太后    B. 李鸿章    C. 黎元洪    D. 袁世凯

 

下列单元主题最适合如下图的是

A. 侵略与反抗    B. 内战烽火

C. 近代化探索    D. 变法与革新

 

仔细观察图片中一组人物,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当年他们共同主张

A. 自强 求富    B. 变法图强    C. 三民主义    D. 民主 科学

 

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人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但李鸿章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这说明

A. 中国已完成工业化

B. 中国富强引起西方国家的敌视

C. 洋务运动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D. 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源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四个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材料四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1)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制度和朝代,分析该制度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是谁?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据材料三分析汉朝政治制度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分析刘邦分封诸侯的原因及引发的问题。

(4)材料四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公元前723﹣前645年),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

﹣﹣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晋文公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吏治,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人教版(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夏第一相”在哪国为相?他辅佐了哪位诸侯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两个诸侯国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国推行了什么变革?该变革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

A.

B.

C.

D.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上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时间 D. 作用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    B.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C. 各国之间的激烈战争    D.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其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是(  )

A. 儒家、道家    B. 墨家、法家    C. 儒家、法家    D. 墨家、道家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 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 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 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个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以“牛”“耕”作为名或字比较吉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B. 春秋时期,普通人也拥有了姓名权

C. 春秋时期,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农业

D. 春秋时期,牛耕受到人们的推崇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俗话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下列人物属于亡国之君的是(  )

A.

B.

C.

D.

 

我国最早的人类之所以称为“人”,其主要依据是(    )

A. 《史记》上的记载说明    B. 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质工具

C. 考古发现他们可以吃烧熟的食物    D. 其长相和现代人完全一样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民与世无争,天下就会太平。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三   他认为,只是依靠君主和臣下的才干来治国,国家的强盛只是暂时的,这些优秀的人才一旦去世,昔日的富强必将走向衰落;只有依靠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走入上述覆辙。于是他提倡“法治”,反对空谈仁义,想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的赏识,但是由于小人妒忌,他最终并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制度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体现在哪一本书里面?在西汉初年哪一政策体现了他的“无为而治”?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哪一时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3)材料三中的“他”和“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分别是谁?据材料三概括他的观点。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材料四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1)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制度和朝代,分析该制度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是谁?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据材料三分析汉朝政治制度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分析刘邦分封诸侯的原因及引发的问题。

(4)材料四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

A.

B.

C.

D.

 

下边为汉朝一官职的印文。该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A. 负责军政

B. 监察官吏

C. 管理赋税

D. 掌管礼仪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段材料表明“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

A. 阶级矛盾尖锐    B. 生活动荡不安

C. 经济破坏严重    D. 封建统治不稳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