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连续与日韩举行军演 ,英国叫嚣重返亚太显示肌肉” ,美国智库:难道把英国皇家海军投放到欧洲和地中海地区不是更合理吗?就像在二战时一样。让美国人去关心亚太吧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体现美、苏霸权主义的突出事件是(  )

A. 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B. 美国从越南撤军

C. 古巴导弹危机    D. 北约成立

 

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A. 赫鲁晓夫改革    B. 匈牙利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如下表是1951-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下列选项对表中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B. 美国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D. 西欧所占比重不断增大

 

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A. 诺曼底登陆    B. 不列颠之战    C. 凡尔登战役    D. 敦刻尔克撤退

 

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

A. 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 B.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 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 D. 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探究资本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时期转为三四十年代的动荡时期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堪称“萧何”

A. 斯大林模式    B. 慕尼黑阴谋    C. 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指的是

A. 推行农奴制改革    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形成斯大林模式

 

假如俄罗斯共产党要在2017年举办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庆祝活动,最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是

A. 莫斯科    B. 彼得格勒    C. 基辅    D. 斯大林格勒

 

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查废除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A. 废除沙皇统治    B. 没有任何成效    C.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D. 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的,我们能行”,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奥巴马“竞选”与“告别”演说的口号。黑人在美国成为自由人和国家公民始于下列哪位总统任职内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①英国宪章运动 

②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三角贸易”中最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

A. 美洲——非洲    B. 非洲——美洲    C. 美洲——欧洲    D. 欧洲——非洲

 

美国2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崛起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法律承载了不同的任务。《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承载的任务是

A. 独立与民主    B. 独立与统一

C. 改革与人权    D. 人权与新政

 

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息心寺成为了射阳名片,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与感化力量传递给我们浓郁的宗教气息。世界三大宗教是

①佛教 

②基督教  

③道教  

④伊斯兰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国家。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查理·马特改革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我校九年级(5)班同学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和同为一家”、“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 统一铸造五铢钱    B. 轻徭薄赋    C. 废除丞相    D. 闭关锁国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融合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2016年是“丝绸之路旅游年”,中文宣传口号为“漫漫丝绸路,悠悠中国行”;英文宣传口号为“Explore Beautiful China Along 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B. 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C. 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下列原始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③②④①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①②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结果是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1)《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南京五处为通商口岸。(   )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

(3)在三大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办法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

 

请你说说下列节日的由来。 

(1)五四青年节是由                   而来 

(2)七一党的生日是由                而来 

(3)八一建军节是由                     而来 

(4)十一国庆节是由                    而来。

 

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 

(1)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           

(2)创作《黄河大合唱》,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吼声是                 

 

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毛泽东“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1945年的(    )

A. 南京谈判    B. 重庆谈判    C. 西安谈判    D. 北平谈判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