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英国农业、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变化图

A. 文艺复兴的推动

B. 英国的殖民扩张

C.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D. 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以民主与法制为主题进行探究,搜集了一下历史文献,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历史兴趣小组学习完文艺复兴之后,设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展版,下列图片适合此展板内容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A. 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B. 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

C.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D. 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俄罗斯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查理·马特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 A

B. B

C. C

D. D

 

阅读下列表格,造成1978年以后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

 

1952年

1957年

1965年

1978年

1980年

1984年

1987年

粮食

163.42

195.05

194.53

304.77

320.56

407.31

402.41

棉花

1.30

1.64

2.09

2.16

2.07

3.25

4.19

油料作物

4.19

4.19

3.62

5.21

7.69

11.91

15.25

甘蔗

7.11

10.39

13.39

21.11

22.80

39.51

46.85

 

 

A. 土地改革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

 

2018年3月3—20日,两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3月11日全体会议代表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修改宪法是继1954宪法正式颁布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国家根本法的第5次修改。其中“五四宪法”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颁布“五四宪法”是

A. 1949年新政协

B. 1954年一届人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大

 

(题文)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开天辟地    B. 当家作主    C. 胜利曙光    D. 重返联合国

 

下图是1945年8月的某次欢迎宴会上的照片,照片中的历史人物是毛泽东和蒋介石,该照片做作为历史资料,可以印证的历史事件是

A. 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北京和谈

 

小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搜集了几张革命形势图,发现近代的几次革命都是从南往北发展这一特点,他搜集的革命形势图中反映北伐战争的是

 

A.

B.

C.

D.

 

海默著《中国城市批判》是中国第一部城市文化反思与命运拯救读本,书中对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描述为:石头城大屠杀太平天国六朝古都金陵夫子庙……这座城市是

A. 南京

B. 洛阳

C. 西安

D. 北京

 

有些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面的历史时间轴,标志着新主主义开端的是

A.

B.

C.

D.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支持改良。

②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立合众政府”。

③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④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康有为说:我变”,是指康有为等人效仿日、俄而开展

A. 洋务运动

B. 虎门销烟

C. 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

 

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俘获了北京、天津的美国兵,五个北京人头盖骨连同一批化石从此下落不明。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2000多个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167万件,多数是战争时期的掠夺品。下列的侵华战争导致北京文物大量流失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抗日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祝您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事业乾隆,万事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内外同治,千秋光绪,万众宣统!”这条贺年短信所引用的皇帝均属于(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历史探究小组搜集了四幅我国新疆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内容当中符合元朝的是

 

A.

B.

C.

D.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的获奖推动了中国中医的发展,介绍中医知识的图书纷纷摆在书店的显要位置,下列图书属于中医方面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 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 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

A. 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B. 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 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 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

 

小明复习完中国古代史后,对中国古代的各朝代进行了梳理,其中下列朝代符合既是大一统又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是

①秦朝

②唐朝

③元朝

④清朝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的是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在九年级的一节外语课上,外语教师展示一张图片(见下图)。据此你认为该图片的核心内容是

A. 丝绸之路

B. 十字军东征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郑和下西洋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演变的思维导图,请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2070年是

A. 公元前21世纪初

B. 公元前20世纪初

C. 公元前21世纪末

D. 公元前20世纪末

 

科技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四大发明)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未提及到的划“○”。

①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

②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③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

④《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⑤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二三次科技发明简表

 

 

发明者的身份

开始的国家

发明到应用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工人

英国

蒸汽机—80多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家

美国、德国

电动机—60多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原子能—6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三次科技革命在“发明到应用时间”方面产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中国新四大发明)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新干线开通运营。中国是在21世纪初才开始走上高铁之路的。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所赖以生存的网络在中国起步也较晚。那么“新四大发明”为什么会在当代中国“创响”?世界求解中国答案,期待破译这“东方密码”。

一些专家指出,无论是高铁,还是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其兴起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巨大的市场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庞大的市场、众多的人口、较低的人力成本,让中国“新四大发明”,一旦落地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问题的关键并不仅限于此,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迸发与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里,中国形成从“小众”到“大众”,人人皆可为“创客”的时代洪流。“人的因素越来越多被激活,多方协作汇聚力量实现攻关突破的例证比比皆是,科技创新正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说。

这5年里,中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全国科技工作者达8100万;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

——《“新四大发明”:标注中国,启示世界》2017.8.11新华社官网

(3)依据材料三说出“新四大发明”在当代中国“创响”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4)你同意哪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世界近代法律文件)

材料一

(1)依据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中与下列法律文件影响相对应的文件名称填写出来。(只填写序号)

①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②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确认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③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明确提出人权和公民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的是

④代表了广大殖民地人民的心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是

(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历程)

材料二

图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图1和图2文件分别是我国第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中国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成就)

材料三材料四

(3)观察材料三、四,你能从中获取什么信息?

材料五

(4)材料五中习近平主席手按宪法进行宣誓,体现出国家领导人怎样的治国理念?

 

改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三则资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些重大改革?

(军事篇)

材料二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简表

 

年份

举措

咸丰十一年(1861)

①恭亲王奕訢、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水师来华创设新水师

同治四年(1865)

②李鸿章、曾国藩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

③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1870)

④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绪元年(1875)

⑤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

⑥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驾船

光绪六年(1880)

⑦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1885)

⑧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四年(1888)

⑨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主要有哪些?任选其中的一种方式用材料二中的举措加以印证。

(经济篇)

材料三就职美国总统后,他开始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让农民缩减大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工业复兴法》;新建公共工程,养活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篇·现代史(上卷)》

(3)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个事件?它对当时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4)材料四中从1978年到2010年表格数值呈现出什么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某校学生进行“西安历史文化探寻”的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回望历史)

材料一《古都西安沿革史》(部分)

 

时间

都城名称

朝代

史实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西周

①的实行巩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统治。

公元前202年

长安

西汉

在②时期,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581年

长安

隋朝

③的开通沟通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618年

长安

唐朝

在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1)出行前学生整理了《古都西安沿革史》(部分),根据表格信息填出所缺内容。

(游学历程)

 

 

 

 

 

 

 

 

 

长安城繁华的西市

文成公主进藏图

鉴真东渡

“诗仙”李白

 

材料二

(2)学生们搜集到了一组图片,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盛唐景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骊山枪声)

材料三

(3)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三中的“兵谏”指的哪个历史事件?你是如何理解这次“兵谏”的深远意义的?

(丝绸之路起点)

材料四

(4)材料四提到的完成“凿空之旅”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列举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