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面示意图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图)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造成如图残垣的是哪些国家?

(3)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

(4)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这一条约的哪一款体现了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钱穆先生曾是一名小学教师,自学成才后被聘为北大、清华教授,抗战军兴,他随北大南渡,以强烈的民族感情和忧患意识,潜心著《国史大纲》,这部著作于1940年出版之后,风行全国,成为各大学通用的历史教科书,极大的鼓舞了广大青年学子,激发了他们抗日救亡的热忱。这说明(    )

①文人爱国不同于军人,他们的武器是笔

②每个人都是一粒抗日的火种

③《国史大纲》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国不会亡,激励中国人为自己民族而战,为自己文化而战

④人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自强才可不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孙中山    D. 周恩来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或八十的土地,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为此解放区颁布了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为悼念在战争或其他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A. 签订《南京条约》

B. 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

C. 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

D.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

 

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 李鸿章、张之洞    B. 李大钊、胡适    C. 康有为、梁启超    D. 曾国藩、奕訢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

A. 大学生是热血青年

B. 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作用

C. 国人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觉悟渐次提高

D. 弱国无外交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自强、求富

B. 民主、科学、新青年

C. 民族、民权、民生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落后闭塞的时代,报刊作为纸媒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列报刊在当时的共同作用在于

A. 促进戊戌变法的开展

B.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D. 壮大了革命当人的力量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投资办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Victoria)女王。她在位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下列属于她统治时期危害中国利益的有

A. 英国发动了两次对华的鸦片战争

B. 英国在巴黎和会上把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 支持袁世凯称帝

D. 支持军阀割据混战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空前活跃,涌现出众多伟大的思想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1)文中的“他”是何人?生活在哪个时期?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

材料二  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材料二中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三  史料记载:马厩失火。他下朝回家就问:“有人受伤吗?”而不问马有没有受伤。同时他也抨击统治者制做人俑陪葬,因为这是对人的伤害和不尊重。

(3)材料三中他的言论和表现反映出他怎样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材料四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请回答:

(4)材料四中老师开导同学的方法与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一致,请说出他的名字,并根据材料归纳他思想学说的特点。

 

改革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1)请在战国形势图上标出战国七雄名称。 

材料二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2)材料二是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中的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秦孝公认为“丑莫大焉”的是何事?秦孝公的强烈愿望是什么?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3)材料中的“商君”是谁?

(4)“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5)“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北京地区是“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也是古燕都

材料一  关于北京人,阅读材料,进行判断

让我们用一种非常宏观的分期目光来凝视这段历史,就能看到几乎在同一时期抑或稍晚一点,即距今70万—20万年前,今天的北京郊区也有了活跃的原始人群。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同时期内涵最为丰富和系统的直立人文化遗址,因此我们必然的视它为中国古人类发展的一块里程碑。但是,“北京人”决不是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唯一的人群,在湖北的郧阳、河南的南召、安徽的和县都发现了直立人的化石或他们留下的石器。

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白天,男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一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1)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能够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画“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画“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画“○”。

①北京人出现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  (    )

②北京人的发现对世界和中国古人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

③北京人是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唯一的人群。  (  )

④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  (  )

⑤北京人已学会用火,并能够保留火种。(  )

⑥北京人生活的环境温和湿润。  (    )

⑦北京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

材料二:1986年,克盉出土于房山琉璃河1193号大墓,是燕都遗址出土的最珍贵文物。

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2)克盉上文字记载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政治制度___________,这一制度产生于___________时期。  

材料三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

①                                ②

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

③                              ④

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

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

⑤                           ⑥

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

①                                ②

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

③                              ④

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

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

⑤                           ⑥

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以上文字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这一政治制度。请将语句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周王分封的“对象”是:___________

周王分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受封者的“权利”体现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受封者的“义务”是:___________

分封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

 

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A. 辽东、临洮    B. 鸭绿江、嘉峪关

C. 山海关、嘉峪关    D. 山海关、临洮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2017•杭州)“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

B.

C.

D.

 

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    B.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④⑤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赢政(  )

A. 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B. 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 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 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