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法典诞生于哪一文明古国?图2所反映的等级制度中,掌管祭祀的是哪个等级?

(2)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实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地中海沿岸工商业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是指

A. 路易十六

B. 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巴士底监狱

D. 欧洲反法联军

 

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为火器、机械制品等,那么序号②、③可能是

A. 黑奴、烟草

B. 黑奴、火器

C. 黄金、枪支

D. 烟草、丝绸

 

以下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财富流入西葡    C. 殖民扩张    D. 殖民抗争

 

历史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运动”时,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文艺复兴运动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D.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 人文主义的传播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新航路的开辟    D. 工厂制度的确立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其中“阿拉伯人的口”主要说明了(     )

A. 阿拉伯人善于言辞    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 阿拉伯人创立了阿拉伯数字    D. 阿拉伯人喜欢交际

 

由于城市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而被领主控制,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斗争来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是(  )

A. 武力斗争 杀死领主

B.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C. 政治谈判 金钱赎买

D. 国王支持 武力斗争

 

欧洲中世纪时期以庄园为基本单位,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权单位,贵族领主在庄园上,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行政管辖权,因而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上述情况描述的是(    )

A. 欧洲原始社会    B. 欧洲奴隶社会    C. 欧洲封建社会    D. 欧洲资本主义社会

 

“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     )

A. 注重法制建设    B. 注重经济建设

C. 维护全帝国人民的利益    D. 制定的这些法律没有缺陷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古代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

A. 古代雅典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的是

A. 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 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 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D. 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4)根据材料四,请回答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材料三: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宋承元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兼并战争的后果(     )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判断对错)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该是东周建立。(     )

 

毛泽东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宄(奸宄,指犯法作乱的人)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这段话中体现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

A. 鼓励耕织    B. 建立县制    C. 奖励军功    D. 严明法度

 

汉武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他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 )

A. 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    B. 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

C. 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D. 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的巨鹿之战,它大败秦军主力。与这一史实有关的成语是(     )

A. 破釜沉舟    B. 四面楚歌    C. 项庄舞剑    D. 三顾茅庐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这说明秦朝

A. 徭役繁重

B. 赋税沉重

C. 刑法残酷

D. 秦二世残暴

 

秦王朝之所以能“一法度、衡、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 秦始皇的才略

C. 国家实现了统一    D. 秦朝推行法制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 A    B. B    C. C    D. D

 

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