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现代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某校八年级(2)班最近进行题为“改革开放的前后”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倾听历史声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材料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为人民所接受和肯定。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理论准备。

——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1)结合材料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任务二:[见证历史转折]

材料:“我们怀着十分兴 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2)材料中“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会议是哪年召开的?“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任务三:[见证改革开放]

材料二:40年前的冬天,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双双手突破命运的禁锢。当时的生产队队长严俊昌联合同村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8枚红手印,最终成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

——摘自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后,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3)材料二中小岗村的村民们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在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材料三中的“新体制”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材料四: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在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

(5)材料四中“袁庚被誉为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经济特区。

(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什么改造形式?创举又是什么?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采取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饱经风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3- 1957年 ,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比例%

1957年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进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1957年底 ,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在这一时期下达了怎样的任务?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表明我国在此期间取得一系列成就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写出这一时期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两个成就?这-时期形成了我国哪一重要工业基地?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昻,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等5人为全权代表赴京谈判。5月23日,签署协议,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盛典?盛典的时间是(具体到年月日)?

(2)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写出这一事件中的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材料三中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5)通过分析以上这些文字资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因为它

A.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 重工业 B. 手工业 C. 轻工业 D. 农业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A.重庆

B.南京

C.深圳

D.杭州

 

下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村供销合作社

C. 农村人民公社

D. 联产承包小组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表为常熟县团结、胜利、高峰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历史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A.联合国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八路军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初三一班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地理空间创造文明)

(1)图中所示古代东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不同。

任务二(解放思想传承文明)

(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分别简述它们产生的影响。

任务三(制度变革推动文明)

(3)观察下面两图,分别简述两部文件诞生的背景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任务四(改革交流丰富文明)

(4)根据下面材料信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史实,以“改革创新交流合作”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自2019年5月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国际共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已经是事实,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也推动着技术的进步。而今天“一带一路”已成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径。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国家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先后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从殖民地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的马铃著、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摘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回顾世界步入近现代的发展史,广大亚非拉地区历史上命运多件,绝大多数国家都曾经论为帝国主义的奴役掠夺的殖民地。这段残酷耻辱的民族记忆,共同的历史遭遇也促使这些国家的人们在抗争的洪流中,惺惺相惜,守望相助,天然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最初意识。

——谢文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

材料四  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摘编自岳麓书社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已经是事实”?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殖民扩张给殖民国家和殖民地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亚非拉国家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苏联的核竞赛给两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你怎样看待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理顺各种关系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前提。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同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民族史纲要》

(1)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民族交往方式?

材料二  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都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2)阅读材料二分析,出现材料中所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

——罗伯特·E·勒纳《世界文明史》

(3)阅读材料三,写出材料中世界格局的名称并对这一格局作简要评价。

材料四  整整40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共同推动、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美国而言,不但在冷战格局下为自身创造了更为主动的战略空间,更是得以有机会拥抱具有10亿人口广阔市场,且正在改革开放起跑阶段的中国。对中国而言,不但有助于彻底摆脱对抗与隔绝的国际环境,更是中国自身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摘编自新京报《合作一直是“最好的选择”》

(4)40多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有哪些?

 

 

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观察中国在世界GDP中的份额折线图。概括东西方经济发展特征并分析中国古代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2)分析下表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3)简述图1、图2、图3之间的关系

(4)阅读下面材料中呈现的历史现象,回答苏俄、美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

 

某班同学正在进行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专题复习,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多极化趋势 B.区域化趋势 C.全球化趋势 D.集团化趋势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下面解读正确的是

A.加速了协约国胜利的进程 B.使德国被迫陷于两线作战

C.密切了德意日三国的关系 D.彻底打败法西斯有重要意义

 

“在上述各州及区域内(叛乱地区),所有被视作奴隶的人获得自由并于以后永保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护他们的自由。”关于这部文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文件出自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

B.自1863年元旦起,美国所有的黑人奴隶获得自由和解放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表明美国联邦政府终止奴隶制的决心

D.这部文件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内战的结束

 

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下列理论与实践对应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法国大革命  ②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③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下列哪一项属于古罗马的宏伟成就

A.宙斯神像 B.帕特农神庙 C.《荷马史诗》 D.万神庙

 

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面两幅战役地图,从中能提取到这两场战役的相同点有

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都是彭德怀指挥领导的 都是八路军组织发起的 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