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  )

A.学习西方科学 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策略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学习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图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发展农工商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一所新式学堂广育人才,讲求实务。这所新式学堂是

A.万木草堂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大学 D.复旦大学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 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4

B.1925

C.1926

D.1927

 

清朝统治后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D.维护清朝统治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是绍兴的“金名片”。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湖南广益有一位学生发表了一篇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只可惜了那铁血男儿,满腔爱国热情……最终悲壮战死。‘宁为溺死鬼,不做亡国奴。……(他)是一个愿为国家牺牲自己的人,是一个愿为民族牺牲自己的人,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请问材料中这位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是

A.郑成功 B.左宝贵 C.邓世昌 D.丁汝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 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林则徐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西定新疆,舍君莫属。”历史没有辜负林则徐的期望。材料中的“君”指的是

 

A.

B.

C.

D.

 

小赵同学用百度搜索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他要搜索的人物应是

A.林则徐 B.张謇

C.张之洞 D.詹天佑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李辛说:“我参加过甲午战争。”王平说:“我看见谭嗣同走向法场。”赵洋说:“我曾在新式学堂里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某校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之城”,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武昌

C.上海

D.广州

 

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权主义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赔款白银2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割让台湾给日本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 )

A. 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B.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官场腐败

C. 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现状

D. 《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的现实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 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 左宝贵英勇抗敌

C.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

 

通过下列哪一影视作品你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A. B. C. D.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一四种艺术形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简要介绍。

材料二 

(2)请根据材料二中的解说文字,为上图制作一张小名片。(提示:名称、起源、发展、规则、特点等,任意三点)

材料三  中国传统文学由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明清小说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以其独有的表现方式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开创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生动描写了明清时期封建盛行的社会氛围。

——摘自张旭《探析明清小说叙事的文学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的特点。清代小说成就最高的是哪一部作品?

材料四  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们传承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结合所学知识,请以一个传统节日为例,列举其风俗(不少于两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艺术,儒、佛、道的内容都包含在其中。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摘自朱汉国《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唐王朝曾出现过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宋代哪一政策的实行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  忽必烈即汗位之时,突破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摘自张传宝《简明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说说元朝的统治有何特点?为巩固对“偌大国家的统治”,元朝在地方建立了什么制度?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开始形成哪一新的民族?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图?该朝代分别设置什么机构来加强对台湾和新疆地区的管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赞扬的是古代哪一工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修建这一工程的意义。

材料二  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二中ABCD空缺的内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明清时期,商旅往来频繁)徽商以长途贩销的形式互通有无,使全国各地区间的商品流通渠道畅开,扩大和加强了全国各商品市场之间的联系……徽商以其雄厚的商业资本,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达,促使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社会进步。

——摘自王廷元、王世华《徽商》

(3)明清时期能与徽商相匹敌的是哪一商帮?根据材料三,说说商帮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唐朝时期“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历史事件。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材料二中完成于两宋时期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这三项发明的传播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四  (明清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基辛格《论中国》

(4)“仅限一处口岸”指的是哪一个口岸?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实行的哪一政策?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时曾炫耀地展示他带来的地球仪,当大臣们看到“日不落帝国”居然占据了地球仪上那么大块的地方,他们感到愤怒:“怎么能把天朝大国画得这么小!”材料直接反映了这些清朝官员

A.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B.已经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现状

C.贪污腐败,不理政事 D.对英国的侵略野心缺乏警惕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下表内容反映了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抗击倭寇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

郑成功

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

康熙

雅克萨之战

沙俄战败,签订《尼布楚条约》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

 

苏辙《栾城集》有这样的描述:“(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宋辽和平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辽国国力衰退 B.宋辽边境互通贸易

C.宋收复了失地 D.宋辽签订澶渊之盟

 

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如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管辖

A.台湾地区 B.西藏地区 C.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