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及的“九二共识”是

A. 和平统一祖国

B.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C. 加强两岸交流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促成了

A. 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 两岸“三通”的实现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 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

B. 都有自己的法律

C. 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 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民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如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A.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 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

D.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发展的进程,你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尼克松访华    B. 改革开放    C. 文化大革命    D. 中国重返联合国

 

2015年9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 一带一路

C.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从严治党

 

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实现,计划在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 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 文化大革命的道路

 

“春生的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很穷。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A. “一五”计划期间

B.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个原来的资本家担任某工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是

A. 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 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C.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如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其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6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建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D.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①大庆油田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50年,风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题文)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邻人”是指

A. 日本

B. 越南

C. 朝鲜

D. 美国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 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颁布《土地改革法》

C. 制定“一五”计划    D. 决定抗美援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终于,1959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摘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1)举出一名新中国早期的国防科研工作者及其贡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这些科研工作者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

(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材料二1978﹣2013年海峡两岸贸易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78年

1983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2013年

金额

((亿美元)

0.5

2.5

27.2

144.0

205.0

583.6

1292.2

1972.8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

(1)根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特色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材料二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会报告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个“伟大决策”是在哪年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正在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一政策当中率先开放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已经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走“自己的路”?

(4)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哪次会议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路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导致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3)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4)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感悟历史)

(6)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农业科学家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药学家_____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_____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薪金制、军衔制、义务兵役制;_____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_____,这里很快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的成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题文)1955年4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_____;1972年2月,美国总统_____访问中国。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