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

B. 元朝

C. 清朝

D. 西夏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 理藩院

B. 中书省

C. 宣政院

D. 行中书省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繁衍),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老人),不识干戈(武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

②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③“澶渊之盟”为宋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和平环境

④“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 )

A. 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 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 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 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宋朝的赵氏四兄弟,老大赵平拥有天生的商人般的精明,老二赵安读书十分勤奋,很可能踏上仕途,老三赵是善长陶瓷制作,老四赵福爱好种植水稻。他们四兄弟中谁最受社会的尊重?

A. 老大赵平

B. 老二赵安

C. 老三赵是

D. 老四赵福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 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B.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C.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D. 黄河流域政权的频繁更替

 

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社会的特征。以下史实能够说明唐朝开放的是( )

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游天竺 郑和下西洋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通畅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唐太宗说:“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唐太宗认为仓储的主要作用应该是

A. 满足军费开支所需

B. 满足国家建设需要

C. 用于防灾赈荒需要

D. 维持政府运转开支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最能反映钱穆观点的制度设计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内阁制

D. 军机处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败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A. 中央集权制

B. 九品中正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据史书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

A. 隋朝实现了国强民富

B. 隋朝自然环境好

C. 隋朝时人民负担沉重

D. 隋朝仓库储粮丰富

 

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 ②①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时期。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图示话政权)

(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叙述补充完整。

A________末年,我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状态,后经过争战,进入了三国时期。266年,B________建立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后被匈奴所灭。北方陷入割据,南方东晋政权建立。后来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与东晋之间进行了一场C________,前秦大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439年,D________统一北方,北朝开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南朝第一个政权E________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

(2)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政权曾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列举出三个)

(材料话交融)

材料一 

材料二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3)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在这一事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4)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何作用?

(总结话特征)

(5)请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呈现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的科技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承上启下的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列举一例这一时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2)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著名石窟有哪些?

(3)在政权更迭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读图,回答问题。

(1)“汉室衰落”的表现是什么?有何影响?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政权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3)从“三国鼎立”到“三国归晋”经历了哪些主要事件?

(4)根据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时期主要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题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包括(  )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②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佛教的传入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C.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 洛阳的云冈石窟

 

“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是

A. 钟繇

B. 胡昭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 北方民族大交融    B. 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________-战国―________―西汉―_______-三国-________-东晋-______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我们用下面哪一个词来概括最为合适(  )

A. 开放发展    B. 分裂对峙

C. 民族交融    D. 交往统一

 

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成语典故。下列成语典故相关史实排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②①④

 

东晋始于元帝,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其中“元帝”是(  )

A. 司马衷    B. 司马懿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这一共同点相符的战役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赤壁之战

 

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