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增开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和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使得欧洲冶铁、凿井技术传入中国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城都护府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A.A B.B C.C D.D

 

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而改做工商者,罚为官奴。这项措施

A.确定了重农抑商政策 B.阻碍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D.实现了铁犁的迅速推广

 

读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当时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___洲和____洲。结合所学分析当时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1、2二个方向任选其说明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3)通过探究,你有哪些认识?

 

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0年代的繁索。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但是苏联不断发展的经济却不知为何从这场危险而似平无法避免的风波中解脱出来。法国和英国都显得犹豫不决,不能也不愿采取激烈的亚的政府手段去恢复经济。而德国和美国对经济危机做出了更积极的回应。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德国和美国的“回应”。这种“回应”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中国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不仅是在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

——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2)中国疫情得到全面有力防控的根本保证是什么?结合所学,试举一例说明“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闸门一旦打开,洪水便溢出了清政府的控制。首先,学校教育得到极大的解放,西方的思想文化给人们打开了另一片天地。君主的权威不断受到质疑。……所以当获得仕途的途径被切断后,大批的知识分子都从封建官僚主义的束缚中挣脱了出来,他们开始尝试在各种领域,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思想,不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据张毅 《教育与中国社会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指出“闸门打开”的事件是什么?并概括其影响。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一些刊物大声呼吁“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宣布教科书采用白话文编写,同年秋季,北京大学正式招收女生,此后,妇女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等逐渐形成了教育新思潮。              

——据张卫民《中国教育纪元的断代工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20年后教育改革体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改革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团结合作,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秦始皇大力开辟海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

改正:

(2)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

改正:

(3)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万隆会议,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  )

改正:

(4)《联合国宣言》 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

改正:

 

“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的设定,表明现代社会

A.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B.面临的挑战非常多

C.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 D.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里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 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 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对各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联合国安理会设置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席,1965年增至10席。下表是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按地区分配表,这表明

 

地区

非洲

拉美

东欧

西欧及其其他国家

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3

2

1

2

 

 

A.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增强 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非洲的政治经济实力最强 D.发展中国家开始主导联合国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A.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B.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C.世界由封闭转向互相联系

D.新的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

 

“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材料说明

A.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B.市民阶层形成 C.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 D.租地农场出现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新时代的曙光。下列对该时期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基督教开始出现

 

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将“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由“出口特区”到“经济特区”的转变说明

A.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被打破

C.对外开放的力度进步加深 D.出口特区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新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D.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如下表是《新青年》杂志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表中“革命”一词某一时期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因是

起止时间

1915-1918年

1919-1922年

1923-1926年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一词出现频率

0.78%

2.45%

25.14%

 

 

A.南昌起义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国民革命的推动 D.土地革命的进行

 

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唐朝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族交融、对外交往活跃、制度创新”,下列不符合题意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C.“太宗皇帝真长策,賺得英雄尽白头。“”——赵嘏《残句》

D.“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推动如图所示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北方政局动荡不安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南方政权强于北方

 

《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人物分别是

A.孟子和韩非子 B.老子和韩非子 C.孔子和老子 D.孔子和墨子

 

西周时期,各级王公贵族在祭祀时使用器皿的规制非常严格,特别是在青铜鼎的使用上有明确的规定:“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青铜器在材料中的主要功能是

A. 酒器 B. 礼器 C. 兵器 D. 乐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方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

——《联合国宪章》序言

(1)依据材料一,概括联合国建立的宗旨。联合国的成立与哪次会议有关?

材料二  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2)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根据材料二指出苏、美、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7—20世纪,欧洲先后发生过多次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毁坏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和文化成果,危机人们的自由和生命.因此,欧洲的理想主义者纷纷提出各种统一欧洲的方案,以便谋求欧洲的和平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理想主义者提出统一欧洲档案的原因.材料四中欧洲一体化遇到了哪些挑战?

材料四  希腊债务危机与英国脱欧的决定,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的严峻挑战。危机暴露出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机制本身的缺陷,销蚀着欧洲一体化前行的动力。然而,危机倒逼改革,经过磨砺的欧洲,其经济治理也在不断深化中。

——丁纯《欧洲一体化,在困惑与挑战中前行》

材料五  习近平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

(4)根据材料三,分析党和政府对待这次疫情的态度,并联系现实指出针对这次疫情国家所做出的措施。

(5)以史为鉴,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赢得自己的美好未来?

 

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危机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材料一图A中①处的时间和②处的事件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治天皇面临着怎样的“内忧外患”形势。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明治天皇政府进行了什么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和“改进和补充”分别是指什么?这种理论实践后,对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于是,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由于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危机,各国要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英雄,或许是一个群体,或许是一个伟人,或许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们都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难,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人。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材料一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还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材料二  虎门销烟浮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主张。并分析材料二发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林肯演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林肯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哪些努力?(至少举两例)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

材料五  4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为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4)材料五中“改革模式”的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分别指什么?

材料六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已经84岁高龄的他,却毅然奔赴武汉,来到疫情最严重也最危险的第一线。在火车上他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研究疫情,后来实在太累了,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这幅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大家称赞钟南山院士是“逆行者”!

(6)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英雄的看法,可以结合当今抗击疫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阐述。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体现着政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如图A,分析周初分封诸侯国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图B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二  秦兼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确立的一系列开国新制对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作出开创新贡献,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方向。

——摘编自《中国历史》

(2)材料二中的“开国新制”所涉及的政治制度(国家体制)是什么?宋代为了强化这一政治制度,在地方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并指出军机大臣的职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今天的我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各种优质课程、世界各地的商品和冒着热气的美食。这一切的便利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它带来的影响有

①信息传递更加快捷简便  ②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④加强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说,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这段话指明

A.当今世界仍为两极格局 B.美国建成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C.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D.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

 

“自从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其发展中成员和发达成员就各种贸易争端提出了大量申诉,大多数申诉涉及补贴和反倾销”。这说明世贸组织的任务之一是

A.解决成员国之间贸易争端 B.降低了成员国的关税水平

C.保证了收入与需求的增长 D.积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冷战”这个词的首次提出是在1946年,美国一位名叫赫伯特斯沃甫的政治家在为某位参议员起草的讲话稿中,首先使用了“冷战”一词。“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约的成立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华约的成立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