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指出:“城市兴起的过程中……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指的是:

A.市民阶层 B.封建贵族阶层 C.农民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

 

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形成了欧洲大陆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不包括:

A.英吉利 B.法兰西 C.德意志 D.意大利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为他加冕,他也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他是:

A.克洛维 B.丕平 C.源赖朝 D.查理

 

“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这里的“他”是:

A.斯巴达克 B.凯撒 C.屋大维 D.阿育王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拜占庭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

 

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凯撒曾担任古罗马的

A.执政官 B.法老 C.国王 D.平民官

 

“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最重要、最能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以进出几万名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赚钱非常容易,于是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材料中罗马摧毁迦太基的战争在历史上称作什么战争:

A.布匿战争 B.特洛伊战争 C.希波战争 D.伯罗奔尼撒战争

 

“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刮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请问,该材料讲述的是古代哪个国家情况: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希腊 D.古印度

 

声称“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人物是:

A.梭伦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大流士

 

伯利克里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

A.全体居民 B.全体成年居民 C.全体男性居民 D.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唐僧取经”是书中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素。“唐僧取经”的“经”是指:

A.佛经 B.古兰经 C.圣经 D.诗经

 

古印度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是:

A.刹帝利 B.贱民 C.吠舍 D.首陀罗

 

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哪一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

A.创立伊斯兰教并建清真寺 B.在泥版上写楔形文字

C.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D.在石壁建造佛教石窟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民挖掘出来的 D.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于西方,由诸多因素推动向前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欧盟建立、发展进程部分大事

1993年

欧盟成立,有12个成员国。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统一的货币,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欧盟力求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设有理事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机构。

2005年

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13年

成员国有28个

2017年

英国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程序,英国将面临“脱欧”带来的全面挑战。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材料四  2018年4月4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关于美公布对华301调查征税建议(编者注: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的声明:

美方做法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精神,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利益。中方将立即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同时,将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对美国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这次科技革命中发明的新交通工具及发明者一例,根据材料概括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盟成立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成立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中国在接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历哪些变化?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关系怎样?国际社会认为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是逆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从山区到农村、到国际大都市,再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地谱写历史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摘自中广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材料三  香港地区生产总值表

时间

生产总值(百万美元)

与上年相比增长

1978年

18315

16.5%

1979年

22526

23%

1997年

177353

11%

2013年

273659

4.2%

 

 

——摘编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年度地区生产总值》

材料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声音愈来愈受到重视……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史实。该根据地的创建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在哪个村实行,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实行的政策、方针的角度指出香港经济变化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能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因素有哪些?

 

 

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直截了当地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中国因1917年对德宣战与以后派遣劳工服役于战场,已站在战胜国一边……可是在凡尔赛,中国不仅无法分得任何胜利后果,反要将本身领土之完整作为特权转让去满足另一战胜国,这是前所未有的例子,也更令人发指。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迄今为止,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基本是“引进来”。……第二个阶段从1997年起,提出并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第三个阶段从2013年起筹建自贸区、2015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大战略、组建亚投行等至今,可以说是“走出去”战略的2.0版。

——《开放与改革同等重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反要将本身领土之完整作为特权转让去满足另一战胜国”具体是指什么?这一结果在中国社会引发了什么反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在第二个阶段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

 

 

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组织是(  )

A.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B. 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北约”和“华约” D. 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

 

如果把“印巴分治”“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运动的胜利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C.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资产阶级统治的衰落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     )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要说明的是(  )

A. 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 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1874年李鸿章这份奏折反映的是(  )

A.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B.明治维新使日本产生侵略中国的野心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D.明治维新的原因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了

C.改革完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D.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造成贫富差距大 B.创造巨大生产力

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 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

 

16世纪初,欧洲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启蒙运动的传播

C.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D.文艺复兴的传播

 

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发掘了一段镌刻在石柱上的文件,它的结语如是声明:“一部敬神的、正当的成文法律,由我——作为保护者的国王——汉谟拉比传授给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位于

A. 尼罗河流域

B. 印度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下列不属于三度的是(   )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取得积极效果

B.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权利

 

20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服装一般选择结实的布料和耐脏的颜色蓝、灰、黑。文革时期,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而被批判,军装是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时装。到了八十、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连衣裙兴起,人们着装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建国后人们服装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  

④受到了设计能力的制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下列三张不同年份发行的邮票,见证了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这些变革都

 

 

A. 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党的路线

C. 促进了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D. 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农业部部长韩长斌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像一个‘三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  )

A.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