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A. 天竺    B. 波斯    C. 新罗    D. 日本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 王昭君    B. 文天祥

C. 文成公主    D. 渥巴锡

 

唐朝时,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A. 观光旅游

B. 建立外交关系

C.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D. 想征服中国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唐玄宗时期    B. 唐高祖时期    C. 唐太宗时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

 

下图反映了吐蕃与大唐密切交往的史实。请问,吐蕃是今天

A. 满族

B. 维吾尔族

C. 藏族

D. 白族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B.

C.     D.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 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以下什么样的特点?(    )

A. 封闭、保守    B. 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 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 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 修订法令,删繁就简

B.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 创立科举制度

 

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爱民如子    B. 树立权威    C. 隋亡之鉴    D. 有自知之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出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之相关的是

A. 分封制

B. 行省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邗沟    D. 通济渠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使南北重新统一         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 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 加强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

C. 加强南北交通

D. 消灭南方的陈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图中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该时期的工业成就有何影响?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分析当时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目的。

材料三:(如下图)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哪一领域?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新中国政府对其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材料二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材料二看党和国家实行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中概括这次改革完成的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纲领?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请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在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1955年,……孙荣光入资参股,‘荣光’成为国营照相馆,并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间被孙荣光的儿子继承,经历过几次搬迁后,成了现今坐落于下街子的永川照相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包括(    )

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               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

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         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段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开展“大跃进”运动

C. 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观察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年

71.8%

6.9%

0.7%

1.5%

19.1%

1956年

7%

0.1%

7.3%

53.4%

32.2%

 

 

A. 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三大改造

 

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 手工业合作化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一五”计划    D. 土地改革

 

(2017年山东聊城卷)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我国“一五”计划实施期间社会状况的是( )

A.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 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C. 誓做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    D. 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 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 大庆油田建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 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 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1950年,风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