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和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超8%,增幅震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历史上采取类似举措促进本国经济恢复的是:(        )

A.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赫鲁晓夫改革

 

下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

A. 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    B. 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C.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 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1922年签署的《九国公约》宣称,各国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些内容的实质是

A. 开始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 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C. 开始形成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

D. 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下图反映的是《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史实,它与下列会议中的决议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下边漫画是对20世纪30年代哪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形象描绘?

A. 工业化突飞猛进的苏联

B. 渡过经济大危机的美国

C. 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德国

D. 疯狂侵略扩张的日本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罗斯福新政

 

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八年级(1)班以“弘扬中山精神,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 1 )【信息收集】

第一小组通过考察,收集到以下信息:

图一人物是谁?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 2 )以下是第二小组通过上网查阅收集到的资料,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①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②奖励和保护工商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3 )【探究分析】

孙中山曾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尚未成功?

( 4 )【体验感悟】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弘扬中山精神”这一主题,写一段感言。(字数在30字左右)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请举一例李鸿章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

( 2 )材料二所述的戊戌变法在经济上有何主张?   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 3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材料分析题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 1 )图一中的“一起党争”“一场内战”分别是指什么?图片中最醒目的革命领袖是谁?

( 2 )图一中“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是指什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 3 )图二展现了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激战的场面。袁世凯死后,两派军阀的首领分别是谁?

( 4 )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史实给中国带来怎样共同的影响?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君主立宪制国家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以英、美为靠山,控制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的军阀派系是()

A. 皖系军阀

B. 桂系军阀

C. 直系军阀

D. 滇系军阀

 

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黎元洪改组中国国民党

B.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C. 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

D.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下图是孙中山致宋教仁的挽联,宋教仁为“民权”“宪政’,所作的贡献是()

A. 参加武昌起义

B. 领导中华民国

C. 改组革命政党

D. 发动二次革命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 采取的反动举措有 ()

①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控制内阁③加强北洋军④削弱南方革命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某件历史事件发生前,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这件历史事件是(  

A.天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 实现了革命目标    B. 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推翻了封建制度    D. 结束了封建帝制

 

在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之前,老师先让同学们把自己对辛亥革命的了解写下来,下列是同学们对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建立了中华民国

B.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 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 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构想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武昌             B.南京

C.东京             D.广州

 

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18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张银元发行于公元()

A. 1918

B. 1928

C. 1929

D. 1930

 

孙中山主张“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这段话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夷物”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历程:下列主张体现了由“臣民”到“国民”转变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 “民族、民权、民生”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 广州

B. 武汉

C. 日本东京

D. 南京

 

20173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2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④成立中华民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从青年时期起,毛泽东就以十分尊敬的态度,对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革命精神作出崇高的评价。毛泽东対孙辛山的称谓有:“伟大领袖”“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伟大革命家”“中国民族革命的领袖”“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或“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等。其中,最能反映孙中山开创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历史地位的称谓是()

A. “伟大领袖”

B. “中国民族革命的领袖”

C. “中国大革命家”

D. “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

 

他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被拒绝后,只好出国,前往他早年曾求学的檀香山。这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已三月余,日军已侵入中国东北。怀抱“改良祖国”大志,却痛感报国无门的他愈益优愤,遂在华侨中揭露清王朝的腐朽残暴,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为此“他”()

A. 发起了“公车上书”

B. 组织了兴中会

C. 领导了武昌起义

D. 提出了国共合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

    “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 ) “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

( 2 )材料所指“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 3 )“赔款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