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

(2)你认为“贼”是指谁?为什么说“无力回天”?

(3)你认为他“死得其所”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 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思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

( 1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次“自强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变法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族号,暗地里怀着呑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奉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 1 )李鸿章认为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原因是什么。

( 2 )基于上述认识,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下面这幅图反映的历史史实与哪一场战争有关()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在廊坊被义和团打败的是(

A. 华尔

B. 西摩尔

C. 义律

D. 瓦德西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①清政府的镇压②八国联军的镇压③内部派别的斗争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反抗外国侵略,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哪里兴起( )

A. 北京

B. 山东

C. 河北

D. 天津

 

“扶清灭洋”口号所反映的矛盾是(

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C.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D. 清政府与列强的矛盾

 

下列戊戌变法的法令在洋务运动时早已做过的是(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 翻译西方书籍

 

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A. 被康有为的言词所打动

B. 要发展资本主义

C. 不愿做亡国之君

D. 慈禧背后主使变法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 他甘愿为变法而捐躯

C. 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 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出自()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严复

D. 谭嗣同

 

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列强与其“势力范围”对应错误的是()

A. 德国——山东

B. 法国一—广东、广西、云南

C. 沙俄——长城以南及新疆

D. 英国——长江流域

 

关于《马关条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B. 开放沙市、重庆、上海、苏州为商埠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

 

割占台湾是通过哪一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攻旅顺时,孤军迎战血战四天的守将是(      )

A. 左宝贵    B. 叶志超    C. 徐邦道    D. 丁汝昌

 

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海面激战的是()

A. 南洋舰队

B. 北洋舰队

C. 福建舰队

D. 东海舰队

 

他是安徽合肥人,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家,后热心洋务,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列军事和民用企业。请问他是(

A. 曾国藩

B. 张之洞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

C.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

D.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奕诉考虑到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急需培养外语人才。因此设立了()

A. 京师大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北京大学

D. 清华大学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 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奕沂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北师大版教材

(1)据材料一,反映出哪一少数民族的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这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反映出哪一改革措施?在其改革的措施中,最能接受汉族文化的是哪一措施?

(3)据材料一、二,说说此次改革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译自《史记》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辛苦劳作,一年的丰收可以解决很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江南生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译自《宋书》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改编自教科书

(3)材料三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第三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方民众的南下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4)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年?商鞅变法得到哪一位统治者的支持?该事件体现出“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这个事件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2)请回答,“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扫六合”的完成是在哪一年?“秦王”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4)请回答,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扫一扫某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

A. 周王平迁都洛邑

B. 楚庄王问鼎中原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汉初期文景之治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 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 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 人民大力拥护

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