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形貌昳丽  (2)暮而思之  (3)王之甚矣  (4)时时而

2.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明日徐公来,孰视    B. 朝廷臣莫不畏王    C. 吾妻美我者    D. 暮寝而思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默写填空。

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关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⑥李商隐《无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新奇的比喻诠释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现也常用来比喻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5月18日,中宣部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回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请仿照划线句子,再续写两句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话,使之构成排比。

书是钥匙,能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之门;书是灯塔,能为我们照亮科学之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无独有偶,                                                            。  

①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②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

③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

④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

A. ③①②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

 

下列《水浒》中的人物及其绰号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林冲――豹子头    鲁智深――花和尚

B. 杨志――青面兽    李逵――黑旋风

C. 宋江――智多星   武松――行者

D. 卢俊义――玉麒麟 小霸王――周通

 

下列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

B. 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地支持减排,希望能将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

C. 已经读研的他常常反思,这些怪现象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官本位”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更容易受到这些现象的影响,但改变已经迫在眉睫了。

D. 打造“森林重庆”,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相和谐统一的理念。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隔膜    诘难    毛剌    神色张惶

B. 箫索    滞碍    模样    一代天娇

C. 甘霖    诀窍    饶幸    红装素裹

D. 宽恕    桑梓    害臊    与日具增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ráo)    笑(chī)    作(yī)       告(dǎo)

B. (xià)    夷(bǐ)     子(zān)      靠(yǐ)

C. (chuò)   统(chóu)   成吉思(hàn)  (pí)

D. (yǎ)     恣(suī)    脚(huái)     元(jiè)

 

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永恒,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那无数次的遇见:曾经见过的那个人、那道景、那本书、那句话……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了不起”的意思是:①不平凡;(优点)突出;②重大:严重

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了不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1)至(2)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一个_____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_____”“_____只恐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2)这手气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______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______

(3)知困,然后能自强______

(4)故曰:教学相______

(5)非问无以广______

(6)理明矣,而不达于事______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1)教 然 后 知 困

(2)君 子 学 必 好 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学半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论述了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______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交友之道

张保振

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②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

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是“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蒲松龄语)所以,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到的。

④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___________  。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⑤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无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辞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①,“断其两足而黥之”,使孙膑成为一个“刑余之人”而不能进入仕途。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

⑥交友要交优。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从而让朋友的优点、优势也能体现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

【注】①膑刑:古代剔除膝盖骨的酷刑。

1.阅读全文,指出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用俗语和古籍中的语录有何作用?

3.指出第③段和第⑤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

(1)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无论之一”,是“平居可与公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侧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蒲松龄语)

(2)如战国中其有一对同习兵法、一时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之庞涓嫉恨在心,以致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苈;实则借刀杀人,对孙斌施以并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是孙膑成为一个“刑余之人”而不能进入仕途。

 

综合实践活动。

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1)(老师献爱心)

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

(2)(同学在参与)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你也在行动)

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泰微课”资源自学高中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名著阅读

(1)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就了孙悟空的___;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的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吴用____的形象特点;在小人国里,一把火烧的皇宫烈焰熊熊,___(人名)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之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

(2)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了好友__(人名);《童年》中,外祖母慈祥善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_____(人名)敏感而孤独的心。

(3)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指伏羲、女蜗和________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一个人讲规矩,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这样的人,B  ,识分寸,A  ,懂轻重,是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      有损人品,有亏德行,      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1)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知进退  B有操守

(2)请提取第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6)题中,任选5题;在第(7)~(8)题中,任选l题﹞

(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8)___________,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      

(2)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       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3)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        的资源优势。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       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贏得观众一致好评。

A. 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 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 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 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嶙峋    取缔    眼花缭乱    锋芒毕露

B. 霹雳    阴霾    蛛丝蚂迹    重峦叠嶂

C. 谗言    恣睢    正襟危座    不可名状

D. 轩榭    琐屑    引经据典    语无轮次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亮(zèng)    熏(tāo)    号(shì)    白雪皑(kǎi)

B. 亲(xǐng)    上(hé)     身(jī)     居心测(pǒ)

C. 泣(cuò)     束(fù)     守(gè)     鳞次比(zhì)

D. (kǎn)     租(lìn)    联(jué)    义愤填(yīng)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作家吴伯箫而言,一盏小小的灯笼照亮了祖父夜归的路,温暖了稚子上下学的小小心灵,也给孤行客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更使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心中的爱国热情。人生道路上,也有一些人, 一些事,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盏灯”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文)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与别墅毗邻的是我的圈地,里面放养着山羊。当初,为了圈这块地,我曾历尽艰辛。我竭尽全力,把篱笆做得十分严密,免得圈在里面的山羊逃出去。我不遗余力,辛勤劳作,在篱笆外插满了小木桩,而且插得又密又多,样子不像篱墙,倒像是一个栅栏;在木桩与木桩之间,连手都插不进去。后来,在第三个雨季中,这些小木桩都长大了,成了一堵坚固的围墙,甚至比围墙还坚固。

这一切都可以证明我并没有偷懒。为了使生活舒适,凡是必须做的事,我都会不辞辛劳地去完成。

选文中说“为了使生活舒适,凡是必须做的事,我都会不辞辛劳地去完成。”联系小说内容,请你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尝试着努力做了哪些充满智慧的重要的事情,从而使他的生活舒适一些?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笛福,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美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B. 《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C. 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D. 偶然机会,鲁滨孙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稻苗和麦苗。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了一次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朗读者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节目列表(部分)

播出时间

期数

嘉宾

朗读书目

2017年 

02月18日 

第1期

濮存昕

老舍《宗月大师》

蒋励 

鲍勃·迪伦 《答案在风中飘扬》

陈寒

《诗经·小雅·采薇》

李亚舒

《约翰·克利斯朵夫》

党争胜、杨俊峰

《沁园春·雪》

 

 

1.《朗读者》节目播出后,迅速成为广大网民和观众的热议话题,豆瓣评分高达9分以上。根据上面的材料推测其原因,下列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影视明星和业界名流作为特邀嘉宾助阵。    B. 电视台和网络播放平台联合推出播放。

C. 读物背后真实的人生故事和情感体验。    D. 节目名称取得生动形象、朗朗上口。

2.有人评论,《朗读者》是时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朗读者》被称为“清流”的理解。 

【链接材料】  

记者:除了对文化的热爱,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到要在这时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 

董卿:我在电视行业已经二十二年了,到了去做一档自己真正喜爱的节目的时候,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也到了一个扛起文化大旗、承担起文化传播职责和使命的时候,大背景和我个人共同寻找到了一个默契点,所以《朗读者》在今年诞生了。 

(专访《朗读者》制作人董卿) 

“终于不用每周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以颜值为看点的真人秀,以犀利吐槽为主旨的综艺节目了。”                                              

(《朗读者》节目某观众)

3.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等,请你依照示例从推荐中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所给的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推荐课文:《社戏》《散步》《背影》          推荐关键词:陪伴 选择 成长

示例  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字子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 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④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⑤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1.关于文本,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名声、特点和习俗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故乡的鸭蛋。

B.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句话文白夹杂,有一种淡淡的幽默。

C. 选文中第②段中写“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咸鸭蛋的不屑和对家乡咸鸭蛋的自豪。

D. 作者提及袁枚的《腌蛋》原文,意在表现袁枚很有才,且喜美食。

2.仔细揣摩划横线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⑴“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揣摩居中加点字“吱”,分析其表达效果。

⑵“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有人认为这里的“肃然起敬”用得不妥,你认为呢?

3.“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作者对家乡咸鸭蛋满怀深情,但为何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4.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本文记叙的是最普通不过的“端午的鸭蛋”,但却让人回味无穷。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你的家乡,有没有一物也是溢满情味,令你也念念不忘。也请你细细描摩,娓娓道来,写出它的特点,道出其中的深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栖在树上的鱼(包利民)

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树,浓荫匝地。夏日晴好的时候,罗小鸥就摇着轮椅行走在院子里,感受阳光清风,心里却是总觉不到自由。十四岁的年龄,便被桎梏在轮椅上,就像鸟儿被困囿在笼中,可笼子再大,也不是天空。

罗小鸥只好每天对着庭中熟悉的一切,渐渐地,她发现树上有两只鸟儿是一直都在的。每天许多鸟儿来来去去,只是它们总会回来,因为树上有它们的一个巢,小小的,在密密的枝杈间,像一个黑黑的果实。很羡慕那些鸟儿,可以自由翔集择枝而栖。她还喜欢鱼,不是那种观赏鱼,而是父亲从门前的河流里捕来的小鱼,它们生活在家里的几个鱼缸里。可自从腿不能走路之后,她把鱼们全都放回了河里。只是有三条鱼还太小,她怕它们无法独立生活,就想着养大一些再放生掉。

有一天,父亲突发奇想,把那个鱼缸用细绳捆扎好后,系在了那棵大树的枝上。她很是惊喜地看着高高悬吊着的鱼缸,阳光从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散落,鱼缸里的水也点点斑斑地亮。三条小鱼欢快异常,在里面互相追逐,游过阳光时,细小的鳞片上都闪着点点金光。那个午后,罗小鸥一直看那树上挂着的三条鱼儿,它们吐的每个泡泡都五彩斑斓。新来的鱼们也引起了那些鸟儿的注意,鸟们似乎也为这新加入的成员而惊奇,有些胆子大的,就直接落到鱼缸的边缘上,探头去看里面鱼的游动。

那个晚上,依然很热,罗小鸥坚持要睡在外面的树下。于是支起了折叠床,躺在那里,抬头间就能看到那个鱼缸,三条小鱼也安静了许多,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而更高处的鸟巢里也是寂然无声。久久不能入睡,直到月亮升起,便听得见鱼缸里有着细细的水声。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扑打出一朵朵水花。听着清晰入耳的水声,罗小鸥终于渐渐进入梦乡。

不知何时醒来,已月挂中天,起了风,吹得满树的叶子簌簌地响。罗小鸥抬眼去看鱼缸,见那鱼缸在风中摇摇晃晃,三条小鱼在动荡的水中游得更加欢畅。她忽然想到,在这不停摇动的水里,鱼们是不是会找回在河里波浪中的感觉?要不它们怎么会那么兴奋快乐?再也没有睡意,一颗心儿随着鱼缸轻摇,仿佛化身鱼儿,在水里,在月光下,自由地游来游去。

早晨在鸟鸣中再次醒来,朝霞满天,抬眼,满树的叶子都闪着清新的光,两只鸟儿早已起来,正绕树翻飞鸣叫。鱼缸在阳光斜斜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小鱼们反而安静了,头向着东方,停在水中。罗小鸥也在满天的阳光里安静地看着,从没有这样发自内心的平静。

上午的时候,罗小鸥让父亲把鱼缸拿下来,还是把那三条鱼放回门前的小河。而且,她说要回学校去上学,不想在家里这样呆着了。她经过这一夜,忽然明白,就算轮椅是一种桎梏,也会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就如夜里那三条鱼儿,虽然身处小小的鱼缸里,可是它们却有着栖在树间的经历,有着风中摇荡的水,有着月光朝霞,有鸟儿陪伴,那是河里的鱼们永远无法体会的东西。

她相信,自己也会于困囿中体会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好,那是上天的眷顾,只要自己能用心去发现。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

B. 文中鸟儿的自由与罗小鸥的困境形成强烈对比。

C. 文中的罗小鸥被桎梏在轮椅上,她悲观、颓废,是一个消极的人物形象。

D. 本文语言清新明丽,颇有韵味,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读者心间。

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扑打出一朵朵水花。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简要赏析。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试分析其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阡陌交通

答之:

⑶选贤能:

⑷盗窃乱贼而不

2.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故人不独其亲    B. 不独其子    C.     D. 食之不能其材

3.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D.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甲】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怒号”从视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听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B.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蓄势。

C. 诗人“倚杖自叹息”,是叹息群童抱茅“欺我老无力”,这一行为太顽劣了,为他们年少无知、缺少管教而叹息。

D. 此诗选自《杜诗详注》,题目中的“歌”字代表了诗的体裁。全诗先议论,后叙事抒情。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黄土高原上 【甲】  (A.蓦然;B.突然)响起的安塞腰鼓,惊心动魄,气势磅礴,展现的是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的阳刚之美、生命的力量;江南平桥村的一场社戏,因为有了一群淳朴、天真的农家小伙伴的陪伴,而让作者深深眷念的一段童年乐事;在吴伯箫的笔下,一盏小小的灯笼 【乙】 (A.笼照;B.映照)着祖孙情笃、母子情深,慰藉  ① (A.jiè ;B.jí)着孤行客的心,记录着岁月的   ②   cāng(A.沧;B.苍)桑,更使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心中的爱国热情。

生活是一本醇厚而凝重的书,书写着人生百味,留下斑斑剪影。回忆在岁月的痕迹里,沉淀出好看的样子。

⑴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⑶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他在被贬永州期间寄情山水,所写游记统称为《永州八记》。

C.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想像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D.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